多倫多知名的意大利超市Pusateri's Fine Foods正將其所有業務整合到其旗艦店,而其他分店則已進入破產程序,將永久結業。該高端食品超市連鎖店於上週二為其位於Bayview Village、Yorkville、Little Italy及Kitchen的分店提交了破產申請,其中Kitchen作為其他分店的自家品牌產品倉庫及廚房。
目前尚未清楚受影響分店的員工將如何安排。
位於Yorkville的分店於2003年開業,已有逾20年歷史,並已於今年3月前結業。當時,Pusateri's的營運主管Paolo Pusateri曾表示,多重因素促使零售業作出轉變,影響了該店的經營。
Yorkville該店位於名牌林立的商圈,並提供代客泊車服務及私人廚師服務,店內裝潢豪華,以玻璃、鋼材及拋光大理石為特色。許多華人亦喜歡前來購物,因該店網羅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特色美食,當中不少為高檔產品。該超市開業時擁有多達120名員工,並強調服務質素,聲稱將為不斷開發中的高密度豪華住宅項目提供購物選擇,當中包括位於超市正上方的高檔出租公寓。
而Pusateri's位於Little Italy的分店於今年春季新開,佔地約一萬平方呎。
目前,Pusateri's發言人已向CTV News確認,受影響的分店均已永久停止營運。「重要的是,Pusateri's Avenue Road將不會受到此次重組的負面影響。相反,此舉是為了加強並確保該地點的長期成功,使其能更專注於為顧客提供高品質產品及服務。」Pusateri's市場營銷負責人Paolo Pusateri透過電子郵件聲明表示。Albert Gelman Inc.已被委任為破產受托人。
位於多倫多伊頓中心Saks Food Hall內的Pusateri's店鋪亦將繼續營業。
據悉,Pusateri的創辦人Salvatore Pusateri於1958年從西西里島移居多倫多,五年後於Corso Italia開設了其首個生意:一個簡樸的農產品市場。至1986年,其子Cosimo接手經營,徹底改變了這個簡單的水果攤,將其轉型為美食超市帝國,並於Lawrence Avenue West及Avenue Road開設了面積達6000平方呎的旗艦店。
該豪華食品連鎖店曾經成功開設幾間新店,包括位於CF多倫多伊頓中心Saks Fifth Avenue內及Queen Street的食品廣場,但亦有部分店舖結業。2018年,位於Oakville的分店營業兩年後結業,2023年,其位於CF Sherway Gardens的食品廣場亦永久性結業。
同時,意大利大型超市Eataly已透露計劃於2025年初在伊頓中心開設其於多倫多的第四間分店。屆時,多倫多將成為北美唯一擁有四間Eataly分店的城市。
安省將在10月份上調最低工資,這對全省約100萬名工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根據安大略省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最低工資每年都會隨著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的上漲進行調整。從10月1日起,安省的最低工資將從每小時16.55加元上調至17.20加元,增幅達3.9%。
對於一名每周全職工作40小時的工人來說,年收入將增加到35,776加元,增加了1,355加元。然而,儘管有了這一增長,最低工資的年收入仍遠低於在多倫多過上舒適生活所需的年薪。
根據韋爾斯利學院的研究,多倫多居民平均需要年收入在61,654至83,680加元之間才能過上“健康”的生活——這相當於新最低工資工人年收入的兩倍。此外,根據Ratehub.com的數據,要在多倫多購房所需的年收入約為218,050加元,是最低工資工人收入的六倍多。
安省上一次上調最低工資是在2023年10月,當時工資從15.50加元上調至16.55加元,增幅為6.8%。在此次上調後,安省將成為加拿大最低工資第二高的省份,僅次於卑詩省的17.40加元。
列治文皇家騎警(RCMP)道路安全單位(RSU)在今年10月展開了一系列交通執法行動,結果共開出多達801張交通罰單,並因超速扣押了兩輛車輛。
10月11日,警方在威斯敏斯特公路上攔下一輛以時速159公里行駛的BMW M5,該車不僅嚴重超速,還在行駛途中強行超車。涉事司機被罰款總額高達851加元,其中包括超速超過60公里的483加元罰款,以及因駕駛不謹慎的368加元罰款,另外司機還被扣6分,車輛則被扣押至少七天。
類似情況在10月20日再次上演,警方攔截了一輛以時速143公里行駛於限速90公里區域的車輛。司機同樣收到超速罰單,車輛亦被扣押至少七天。
👉🏻HOV車道執法行動
10月18日,騎警在Grant McConachie Way北向Arthur Laing Bridge一帶展開了一次HOV車道執法行動。在短短兩小時內,共開出26張罰單,涉及34項違規指控,強化了對專用車道違規使用者的管控。
在801張罰單中,207張涉及車輛技術問題,163張因超速,127張因駕駛執照相關違規,另有60張因分心駕駛,以及26張因醉駕或藥駕被開具。
根據RCMP公告,ICBC數據顯示,接近一半涉及行人的交通意外發生於10月至翌年1月之間。警方呼籲市民提高駕駛警覺性,尤其在雨季來臨時,應調整車速並時刻禮讓行人。
列治文皇家騎警隊長Eric Baskette呼籲,面對惡劣天氣,所有駕駛者應保持警惕,謹慎駕駛,為自己及他人創造安全的道路環境。
擁有一座私人島嶼,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陽光下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邊喝酒邊欣賞海景,這在溫哥華島海岸並非罕見。
事實上,位於溫哥華島海岸附近的一些私人島嶼,價格甚至比一些房屋還便宜,買家往往是收入頗豐的名人或家庭。擁有近30年銷售經驗的房地產經紀人Mark Lester向《Daily Hive》透露,他已經經手了30個私人島嶼,而這些買家有時會讓人意想不到。
Mark Lester是一位專門從事私人島嶼交易的經紀人,自90年代末以來,促成了許多獨特房產的銷售,包括莫爾茲比島、悉尼港碼頭以及禿頭山滑雪度假村。他的專業知識涵蓋了私人島嶼所有權的特殊挑戰,從開發法規、維護到生活方式的考量。他仍然堅信,對於那些有財力的買家來說,私人島嶼具有無可抗拒的吸引力。
他表示:「我非常了解私人島嶼所有者需要面對的種種挑戰,一些島嶼有海底電纜和水力發電系統,但大多數島嶼不連接電網,依賴太陽能電池板、變壓器系統和其他技術來獲取電力。」
當然,擁有私人島嶼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夢想,甚至在卑詩省購買房屋已經具挑戰性。然而,Lester指出,對私人島嶼感興趣的買家範圍廣泛,從知名名人、環保團體到計劃建造公社或度假村的人士,甚至還有人僅僅是想以自己名字命名一座島嶼。
根據一月份的數據,維多利亞市的平均房價為84萬7900元;相比之下,Clam Shell Island 於6月掛牌售價為84萬5000元。溫哥華島海岸附近的私人島嶼價格差異很大,Lester透露,他曾以50萬元出售島嶼,也曾以超過4000萬元售出,許多島嶼都是家族多年傳承的遺產。
對於那些擔心私人島嶼會被開發成度假村或遭到外國投資影響的人,Lester保證,一項旨在保護海灣群島的省級法規《島嶼信託法》將防止此類發展。此外,分區法規的限制也使一些計劃顯得不切實際。
他表示,曾有不少人計劃在島上建造度假村,但這類項目獲批的可能性非常低。以皮姆島(Pym Island)為例,該島於5月掛牌出售,售價700萬元,附有一棟擁有12間臥室和12間浴室的豪華別墅。近期,Lester收到更多來自保護組織的詢問,希望保護這些島嶼的生態系統。去年,一些保護組織在卑詩省購入島嶼以保護當地資源。
儘管一些買家知名度甚高,Lester強調謹慎行事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從不透露具體買家姓名,但他也表示:「如果說出來,大家一定都認識這些名字。」
儘管擁有僻靜天堂對大多數人而言仍是難以實現的夢想,但這些島嶼的持續關注與負責任的管理,突顯了溫哥華島一個核心理念——保護。無論是個人度假還是生態保護,私人島嶼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稀有的生活方式體驗,這種生活方式將奢華與環境保護責任結合在一起,希望未來私人島嶼不再僅限於超級富豪的專屬領域。
加拿大統計局最新報告顯示,隨著財富越來越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加拿大的貧富差距達到了歷史新高。這份於10月10日(周四)發布的報告指出,2024年第二季度,加拿大最富有的40%人口與收入最低的40%人口之間的可支配收入份額差距擴大至47個百分點,這是自1999年開始收集相關數據以來的最大差距。
報告分析稱,這一差距主要由收入最高的20%人口拉大,因為這些高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增幅最大,推動其增長的關鍵因素是投資收益,而這又與當前的高利率環境息息相關。
雖然高利率可能會增加家庭借貸成本,但同時也提高了儲蓄和投資賬戶的回報率。平均而言,低收入家庭可用於儲蓄和投資的資源相對有限,因此無法像富裕家庭那樣充分受益於高回報的環境。
儘管由於薪資上漲,薪資最低的20%人群的可支配收入略有增加,但中間60%的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份額卻有所下降。
統計局的報告還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加拿大最富有的20%人群掌握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財富,平均每戶擁有340萬加元。相比之下,底層40%的人口只擁有全國2.8%的財富。
對於這一現象,聯邦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在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自由黨政府已推出多項政策,例如托兒計劃和牙科保健計劃,以幫助中產階級和低收入的加拿大人。她強調,政府正努力扭轉全球經濟不平等加劇的趨勢,並且正在採取具體政策支持中產階級及那些努力進入中產階級的人。
然而,聯邦保守黨黨魁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對此提出批評,將貧富差距擴大的責任歸咎於自由黨的政策不力。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天,加拿大統計局的報告顯示,新民主黨和自由黨的印鈔政策讓超級富豪的財產膨脹,同時推高了其他人的生活成本,導致貧富差距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1月18日(周六),加拿大總理賈斯廷·杜魯多 的17歲長子 Xavier Trudeau 在Instagram上拋出一條消息,引發熱議。他當然不是要競選自由黨黨魁,而是正式進軍娛樂圈,宣布開啟自己的 R&B音樂生涯!
👉🏻杜魯多長子進軍音樂界,首支單曲即將上線!
在這條時長 僅16秒 的預告片中,Xavier 低聲吟唱道:
“We could roll some, we could light one.”
(我們可以卷一些,我們可以點燃一個。)
這句歌詞瞬間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猜測其中是否暗指大麻。畢竟,他的父親杜魯多 早在2018年推動了大麻合法化,讓加拿大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完全合法化娛樂用大麻的國家。
在這支預告片中,Xavier 穿著 連帽衫,行走在深夜的城市橋樑上,背景中傳來車輛笛聲與城市喧囂。他時而在錄音室內低吟,時而在街頭穿梭,最後跳上了一輛 SUV的後座,整體氛圍相當具有R&B的深沉質感。
這首單曲《Till the Night’s Done》將於2月21日正式發布,並由唱片公司 Pathway Music Group 發行。
Pathway Music Group 聯合創始人 Joey Boyer 透露,Xavier的音樂風格帶有 民謠元素,結合了 暗黑氛圍的R&B,是對該音樂類型的全新詮釋。
“從Xavier那裡聽到的一切都是 100% 原創,完全基於他的個人想法量身打造。”Boyer 強調道。
👉🏻網友又點睇?
然而,Xavier的音樂夢還未正式起航,社交媒體上的反應卻已經炸裂。
不少網友 並沒有 聚焦於他的音樂,而是藉機對即將卸任的 杜魯多 大肆開炮,甚至發動“網絡公投”,希望讓這個政治家族徹底退出公眾視野。
來自蒙特婁的音樂人 Dan Boeckner 直接在X(前推特)上留言:
“其實我不介意他發歌,只要小杜魯多被 終生禁止從政 即可。”
另一位網友說得更加直白:
“如果Xavier想要靠自己闖出一片天,那就請他先改掉姓氏, 越遠離杜魯多家族越好。”
還有人吐槽道:
“天啊,我們能不能離開這個該死的家族一陣子?!”
👉🏻家人力挺,索菲和妹妹為Xavier打氣!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Xavier 完全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不應該因為父親的政治爭議而受到牽連。
“很可悲,因為他的父親和祖父,他要終身背負罵名。”
“老實說,他的音樂還不錯,大家不應該因為杜魯多的政治聲譽就攻擊他的孩子。”
Xavier的 妹妹 Ella-Grace Trudeau(15歲) 也在留言區支持哥哥,直接發了兩個 🔥🔥 表示認可。
而他的母親 索菲(Sophie Grégoire Trudeau) 更是毫不猶豫地發聲:“乾得漂亮,孩子們!”
👉🏻杜魯多本人沉默,Xavier能否擺脫家族陰影?
截至目前,賈斯廷·杜魯多 尚未對兒子的音樂首發發表任何評論。
在政壇打拼多年的杜魯多,眼看即將卸任,自己的長子卻在這個時刻選擇出道,恐怕他的內心也是 五味雜陳,不想過多干預兒子的事業發展。
未來,Xavier究竟能否靠實力 擺脫家族光環,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音樂之路?還是會一直活在“杜魯多之子”的標籤下?
2月21日,《Till the Night’s Done》即將正式上線,屆時我們就能見證這位“星二代”是否真的能在音樂界站穩腳跟。
加拿大前總理 杜魯多(Justin Trudeau) 即使尚未正式開始領取聯邦退休金,但根據 加拿大納稅人聯盟(Canadian Taxpayers Federation) 的估算,他的 兩項養老金總額將高達 840 萬加元,引發社會熱議。
👉🏻杜魯多享雙重退休金 總額驚人
現年 53 歲 的杜魯多,依據聯邦退休金制度,擁有 兩項退休金:
-
國會議員退休金:所有國會議員在服務 滿六年 後均有資格獲得。
-
總理退休金:擔任總理期間所累積的額外退休金。
根據國會資料,杜魯多離任時的 年薪為 406,200 加元,包括:
-
總理薪資:203,100 加元
-
國會議員基本津貼:203,100 加元
-
汽車補貼:每年 2,000 加元
按照 《國會議員退休津貼法》,杜魯多的養老金將依據 其 17 年任期內最高薪酬的前三年計算,每年約 3%。
預測顯示,若杜魯多選擇在 2026 年 12 月 25 日(55 歲生日)開始領取退休金,每年將可獲 141,000 加元,但會因提前領取而被扣減 1%,直到 65 歲。
若杜魯多 活到 90 歲,預計 累計領取 650 萬加元。
👉🏻總理額外退休津貼 讓杜魯多再拿 190 萬
根據法例,凡擔任 總理至少四年,可獲額外退休津貼,計算方式為 總理職位年數的 3%,並與退休時薪資掛鉤。
-
若杜魯多選擇 67 歲 開始領取,每年可獲 73,000 加元,累積 190 萬加元。
-
若選擇 提前領取,每提前 1 年,將被扣減 1% 罰款。
兩者合計,杜魯多的養老金總額高達 840 萬加元。
👉🏻納稅人聯盟怒批「黃金養老津貼」
納稅人聯盟呼籲新任總理 馬克·卡尼(Mark Carney) 及各黨領袖 取消總理的額外退休金補貼。
聯盟聯邦總監 弗朗科·特拉扎諾(Franco Terrazzano) 批評:「總理的薪水已是加拿大普通人的近六倍,他們已擁有豐厚的議員退休金,納稅人不應該再為這筆額外退休金買單!」
事實上,2012 年 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政府 修訂退休法案,導致杜魯多的退休金減少 100 萬至 200 萬加元。但即便如此,預計他仍將 領取約 700 萬加元 的終生退休金。
👉🏻網友:「杜魯多的退休金絕對不是基於表現!」
此消息曝光後,立刻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強烈反響,許多網友對杜魯多鉅額退休金表示 憤怒與不滿:
💬 「我們應該徹底擺脫杜魯多!讓他變得無關緊要!」
💬 「他應該將所有不正當獲取的利益歸還納稅人!」
💬 「如果這筆退休金是根據表現計算的,他應該早就入不敷出了。」
💬 「這些數字遠遠超過他應得的收入……」
💬 「加拿大已經被搞得一團糟,他卻能輕鬆領取這麼多退休金?」
不過,也有部分網友對該估算提出質疑,認為 假設杜魯多活到 90 歲 並不合理。
你怎麼看? 👇👇👇
春暖花開,大溫的櫻花季即將到來!想要不錯過最佳觀賞時機?這份 2025 年賞櫻指南 一定要收藏!
🌸 2025 年大溫櫻花花期預測 🌸
📅 早櫻(3 月中旬):惠特科姆櫻(Whitcomb)
📅 盛花期(4 月上旬):吉野櫻、關山櫻(Yoshino、Kanzan)
📅 晚櫻(4 月下旬):八重櫻(Yaezakura)
🔗 賞櫻地圖查詢 👉 https://finder.vcbf.ca/
這個網站可以按照日期、地點及街區篩選,讓你輕鬆找到溫哥華最美的賞櫻地點!
🌸 溫哥華賞櫻推薦地點 🌸
1️⃣ 史丹利公園(Stanley Park)
🌸 品種:Akebono、Shiro-fugen、Ojochin
史丹利公園玫瑰園下側的 ‘Akebono’ 櫻花林 每年稍晚開花,但一旦盛放,景色絕美!
2️⃣ UBC 溫哥華校園
🌸 品種:Tai-haku
UBC 的 Nitobe Memorial Garden 是賞櫻的絕佳地點,UBC 植物園更收藏了許多稀有品種,值得一遊。
3️⃣ 伊麗莎白女王公園(Queen Elizabeth Park)
🌸 品種:Somei-yoshino
公園 33rd Ave 停車場北側,有一棵 樹齡超高的吉野櫻(Somei-yoshino),綻放時壯觀至極!
4️⃣ Burrard Street 天車站
🌸 品種:Akebono
這裡每年春天都被譽為 溫哥華最美天車站,站內外櫻花齊放,與城市景觀相互映襯,充滿詩意。
5️⃣ Dunbar 社區
Dunbar 區是溫哥華 櫻花最密集的街區之一,特別是 33 街至 41 街區間,沿著街道漫步,盡享櫻花隧道美景。
6️⃣ 東 1 街 & Boundary
這裡擁有多個打卡熱點,其中 Graveley St 更被譽為「溫哥華第一櫻花街」,櫻花樹密集成片,夢幻感十足!
7️⃣ 本拿比 Brentwood – Willingdon
Brentwood 區的 Madison Centre Park 是賞櫻拍大片的最佳選擇,高聳的櫻花樹與摩登城市天際線完美結合,風景獨特!
8️⃣ 列治文 Steveston 一帶
每年 4 月上旬,這一帶的 200 多棵櫻花樹 會同時綻放,美不勝收!這裡的樹較矮,特別適合拍攝夢幻賞櫻照。
🌸 這個春天,快約上三五好友,踏遍大溫最美櫻花景點吧! 🌸
加拿大一名 81 歲的樂透玩家,原本只是加油並順手買了喜愛的巧克力棒,沒想到竟意外中了 2500 萬加元 的 Lotto Max 頭獎!這位幸運得主來頭不小,他不僅曾在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擔任高層,更是 加拿大勳章受勳者,長年致力於公益事業。
💰 一次隨意的購買,帶來 2500 萬巨獎!
幸運兒是 查爾斯「查理」科菲(Charles "Charlie" Coffey),現居 安大略省多倫多,是一名已退休的金融業高管。他在 加拿大最大銀行 RBC 工作 44 年,曾擔任銀行業務和人力資源管理職位,最終晉升為 政府事務與業務發展執行副總裁。
這一天,他和往常一樣,駕車到 Shell 加油站,順便買了最愛的巧克力棒。當時,他還隨手掃描了幾張 Lotto Max 樂透彩票,但沒想到這次的隨機購買竟改變了他的一生!
「當我用自助掃描機檢查時,第一張沒中獎,另一張顯示好像中了 2.5 萬加元。我心想,‘這還挺不錯的!’」
「但當時我沒戴眼鏡,於是拿出眼鏡重新確認,結果發現竟然是 2500 萬加元!」
回到家後,他立刻請家人幫忙確認號碼,這才確定自己真的是 2025 年 1 月 31 日 Lotto Max 頭獎得主!
「當我們終於接受這個事實後,家人還開玩笑要給我測脈搏,看看我是不是激動到不敢相信。」 他笑著說。
🌟 加拿大首位「勳章得主」樂透頭獎得主
科菲的身份不僅僅是一名退休高管,他還是 加拿大彩票史上首位獲得 Lotto Max 頭獎的『加拿大勳章受勳者』(Officer of the Order of Canada)。
「我出生在新不倫瑞克省的一個鄉村,家境很普通。我父母從小就教會我謙遜,這種品質一直伴隨著我。」
科菲長期支持 加拿大多個公益項目,包括:
✔ 原住民權益
✔ 兒童與早期發展
✔ 女性創業與公共事務參與
✔ 教育與多元化發展
由於他對社會的貢獻,他曾被 曼尼托巴省原住民酋長大會授予「榮譽酋長」 稱號,並於 2003 年獲頒加拿大勳章官佐(Officer of the Order of Canada)。
💖 頭獎獎金將用於公益與家庭
對於這筆 2500 萬加元 的巨獎,科菲坦言,他希望能用這筆錢支持對自己來說至關重要的事業。
「我相信『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重要,我希望幫助那些需要更強大聲音的組織。」
在 OLG(安大略彩票公司)領獎中心 領取支票時,他強調自己的願景:
「加拿大勳章的座右銘是『他們渴望一個更美好的國家』,這與我的信念完全一致。我希望看到一個更好的多倫多、更好的安大略省、更好的加拿大,尤其是能為我們的原住民群體帶來更好的未來。」
此外,他也計劃與家人 共同慶祝這份意外的驚喜,並籌劃一場難忘的家庭旅行。
「我非常期待這次旅行,讓我們一起創造更多珍貴的回憶!」
加拿大政壇風起雲湧,最新消息顯示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 在 3月23日(周日) 正式宣布 聯邦大選!
🗳 投票日預計定於4月28日或5月5日,選戰將持續36至50天。
📊 民調逆轉!自由黨反超保守黨
根據 Nanos 最新政治追蹤數據,目前:
🔵 保守黨支持率:35%
🔴 自由黨支持率:34%
📊 CBC民調顯示:自由黨支持率 37.7%,略高於保守黨的 37.4%,僅有微弱差距!
📌 若今天舉行選舉,自由黨有望贏得 176個席位,組建多數政府!
🔥 為搶佔選戰先機,卡尼強勢拋出兩項重大福利,同時 做出一項關鍵承諾,誓言打造更強韌的經濟與住房市場!
🏡 福利1:取消資本利得稅上調計劃
卡尼政府宣布,去年提出的 提高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s Tax)納入稅率的計劃將被取消!
📝 原計劃:
🔹 2024年6月25日生效
🔹 規定個人和企業 年度資本利得超過25萬加元時需繳納更多稅款
🔻 爭議不斷,計劃遭強烈反對!
🔸 科技業領袖與專業團體一致反對該計劃,擔心 影響投資與企業風險承擔
🔸 自由黨最終決定 直接放棄,取消該項提案!
💬 卡尼表示:“我們希望鼓勵加拿大企業主擁抱風險,這將推動經濟發展。”
📢 自由黨承諾:
🔹 仍將提高小企業、農業與漁業設備的終身資本利得免稅額,從 100萬加元提升至125萬加元,但 該提案須待大選後再立法!
🏠 福利2:首次購房者免GST,最高節省5萬加元!
卡尼於 周四(3月21日) 發布新聞稿,承諾 對100萬加元以下的「新建或大規模翻新」房屋免徵商品及服務稅(GST),讓購房者可最高節省 5萬加元!
💬 卡尼表示:“我們致力於降低生活成本,讓年輕人買得起房。”
🏗 政府目標:
🔹 降低購房門檻
🔹 刺激新房建設,提升市場供應量
⚠ 但有內部人士透露:該政策 需待自由黨贏得選舉後才會正式生效!
卡尼強調:“我們將很快宣布更多住房措施,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解決住房危機了!”
📜 承諾:全國自由貿易
📍 卡尼於3月21日(周五) 在渥太華 加拿大戰爭博物館 與各省省長會面,討論省際貿易壁壘問題。
📢 卡尼承諾:
🔹 取消聯邦監管職業的勞動力流動限制
🔹 確保7月1日(加拿大國慶日)前正式落實全國自由貿易
💬 卡尼表示:“我們將在聯邦層面實現全國自由貿易,並取消《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下所有聯邦級別豁免。”
🔥 保守黨震怒:怒斥卡尼抄襲!
🔴 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 直指 卡尼「公然抄襲」其競選政綱!
💬 博勵治怒批:
🔹 “卡尼只是為了選票,在最後一刻抄襲我的政策!”
🔹 “他們抄了GST免稅方案,抄了資本利得稅政策,純粹是騙選民再給他們一個任期!”
📌 事實回顧:
✅ 2024年10月:博勵治在社交媒體承諾 「100萬加元以下新房免GST」
✅ 2025年1月:博勵治再次表態 「一旦上台,將取消資本利得稅上調」
✅ 2025年3月:卡尼突然宣布 幾乎相同的政策,讓保守黨 徹底炸鍋!
📢 博勵治強調:
🔹 擴大技能培訓中心,幫助工人提高收入
🔹 向學徒提供最高4,000加元補助金
🔹 五年內培訓35萬名技術工人,減少對美國經濟的依賴
💬 博勵治痛批:“建房子的人,自己卻買不起房!自由黨只會模仿,卻無法真正解決住房危機!”
🔥 選戰一觸即發!你認為誰能勝出?
📌 自由黨 vs. 保守黨,這場關鍵選舉將決定加拿大未來!
📢 你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安大略省賓頓市的房東Anuratharan Nallathamby過去14個月經歷了極大的精神壓力,最終導致健康惡化。
2024年12月,49歲的Nallathamby因胸痛被送往醫院,經診斷發現心臟阻塞,隨後於2025年1月接受三重心臟搭橋手術,目前仍在康復中。
🔵 「騙子!」房東痛訴租客欠租6萬加元
Nallathamby向《Global News》透露,他於2021年購買了Swans Acre Trail的出租房產,但自2024年初起,5名租客完全停止支付租金,導致他無法負擔按揭貸款和水電費用。
「我為了這棟房子掙扎,我需要賣掉它,否則我無法維持生活,」他無奈地表示。
截至目前,這些租客累計欠下約6萬加元,包括未支付的租金與水電費,使得Nallathamby面臨房屋被法拍的風險。
🔵 房東組織:欠租情況日益嚴重
安大略省小型房東組織(SOLO)的代表Rose Marie對此回應:「雖然這個欠款數字聽起來很誇張,但我一點也不意外。」
該組織成立於2020年,當時許多小型房東因COVID-19疫情期間的欠租問題深受打擊。該組織表示,房東收不回租金的情況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導致許多小房東選擇退出租賃市場。
🔵 法律程序冗長 驅逐令遲遲無法執行
Nallathamby從2024年1月起向安大略省房東與租戶委員會(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申請追回租金,並最終獲得委員會驅逐租客的裁決。然而,租客隨即提出上訴,使得驅逐程序進一步延遲。
2025年2月,委員會駁回租客的上訴並正式下達驅逐令,但驅逐行動必須由警長執行,受限於案件積壓嚴重,執行驅逐的時間仍無法確定。
「即使房東手上握有驅逐令,也可能要再等幾個月,」Rose Marie表示,並質疑政府所謂「縮短處理時間」的說法是否屬實。
🔵 記者上門查訪 租客拒絕回應
《Global News》記者前往該出租房試圖聯繫5名租客:Jashandeep Singh、Rabalpreet Kaur、Kunwar Sher Singh、Karanbir Singh及Manpreet Kaur,但無人回應,也未對門口留下的訪問請求作出回應。
雖然鄰居與房東均證實這些租客仍居住於該處,但房屋後院已雜草叢生,草木生長高度達一米,顯示長期缺乏維護。
Nallathamby仍在等待取回房屋,但他坦言,不知道還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拿回鑰匙。
BC省的居民又要面臨生活成本上升的挑戰!近期,電費即將上調,汽油價格也出現劇烈波動,讓不少民眾直呼壓力山大。
🔵 電費連漲兩年 每月開支增加
根據最新公告,從2025年4月1日起,BC Hydro電費將連續兩年上漲,每年調漲幅度為3.75%。
換算下來,平均每戶家庭每月將多支付3.75加元。雖然單筆數額不算龐大,但長期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BC省能源與氣候方案部長狄德安(Adrian Dix)表示,這次電價上調主要受到通貨膨脹、電網維護成本增加及Site C水電站即將投產等因素影響。他強調,即便調漲,BC省的電價仍然是北美最低之一,甚至僅為鄰省阿爾伯塔省的一半。
「即使考慮通膨因素,如今BC省的電費與40年前相比幾乎沒有變化,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狄德安補充道。
這項漲價方案將於2025年4月1日及2026年4月1日正式生效,作為政府「費率穩定指令」的一部分,確保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維持電費的穩定性。
為了減輕民眾負擔,BC省政府額外撥款190萬加元至BC Hydro的「客戶危機援助基金」,預計可幫助4,700個經濟困難家庭應對電費壓力。
BC Hydro執行長奧萊利(Chris O'Riley)表示,電費調整是為了維持電力系統的穩定,確保基礎設施建設順利進行,「長遠來看,這將有助於推動經濟發展及創造就業機會。」
🔵 油價飆漲難捉摸 省內加油站價差高達15分!
與此同時,BC省的油價近期出現大幅波動,令許多駕駛人無所適從。
過去一週,大溫地區的汽油價格平均上漲5.3分,目前每升價格約為1.7844加元。然而,部分加油站價格差異明顯,有的地區每升僅售1.69加元,但另一些加油站卻飆升至1.84加元,讓許多民眾大呼:「加油也要貨比三家!」
好消息是,油價可能即將回落。
由於聯邦政府近日宣布計劃暫停碳稅,市場專家預測,未來幾週內油價可能出現下降趨勢。
油價分析專家帕特里克·德漢(Patrick De Haan)指出,雖然BC省和阿爾伯塔省上週油價有所上漲,但碳稅暫停可能會對價格產生下行壓力。
BC省省長尹大衛(David Eby)亦表示,省政府將跟隨聯邦步伐,取消省內碳稅,讓民眾的燃油支出壓力有所緩解。
🔵如何應對能源價格波動?
隨著電價上漲和油價變化不定,BC省居民需更精明地管理家庭能源支出。
專家建議:
✅ 關注政府補助計劃,申請電費援助基金減輕負擔
✅ 選擇價格較低的加油站,多比較不同地區的油價
✅ 提高能源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電力消耗
美國加州一名外送員因一杯熱茶,人生徹底改變——嚴重燙傷導致永久性損傷,而星巴克的回應更是引發眾怒。
✅熱茶傾倒,外送員慘遭重創
這起事故發生於2020年2月8日,外送員邁克爾·加西亞(Michael Garcia)當天駕車前往星巴克得來速(Drive-Thru)取餐,正當他伸手接過飲料時,悲劇發生了。
飲料從託盤中翻倒,滾燙的熱茶瞬間傾瀉而下,直接潑灑在他的腿部和腹股溝處,溫度高達82攝氏度,導致生殖器、腹股溝及大腿內側嚴重三級燒傷!
當場痛苦尖叫的加西亞踩到了油門,車輛瞬間向前滑行,驚險萬分。他隨即被緊急送醫,但傷勢極為嚴重,不僅需要多次皮膚移植手術,還造成了永久性的毀損,至今仍對任何摩擦極度敏感,輕微碰觸都會帶來劇痛。
✅星巴克:飲料離手,不負責?!
加西亞隨後向星巴克提起訴訟,指控店員未妥善放置熱飲,導致意外發生。然而,星巴克的回應卻令人瞠目結舌:「只要我們的手離開托盤,後續發生的任何事,我們概不負責。」
這番說法不僅讓加西亞的律師尼古拉斯·羅利(Nicholas Rowley)大為憤怒,也讓陪審團無法接受。他質問:「如果顧客接過的是一杯沒有蓋緊的熱飲,或者放置不穩的杯子,導致燙傷,難道還要自己承擔全部責任嗎?」
最終,陪審團裁定星巴克「公然忽視顧客安全」,判決其賠償加西亞5000萬美元!
✅星巴克不服判決,堅決上訴
然而,面對這筆鉅額賠償,星巴克態度強硬,表示「同情你的遭遇,但不會賠償」,並計劃提出上訴。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外界強烈不滿。
據悉,星巴克曾先後提出300萬美元和解,後來提高至3000萬美元,但加西亞堅持要求星巴克公開道歉並改善熱飲安全標準,最終雙方未能達成協議,導致判決出爐。
✅熱飲燙傷事故層出不窮
事實上,這類因熱飲燙傷而引發的法律訴訟並非個案。
2023年3月,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名女子傑基·蘭辛(Jackie Lansing)在Tim Hortons購買奶茶時,杯身突然「塌陷」,滾燙的茶水潑灑在她的腹部與腿部,導致二級燒傷,最終向法院提告,要求賠償50萬加元。
蘭辛的律師指出,Tim Hortons在熱飲包裝與溫度控制方面存在明顯疏忽,企業應負起責任,確保顧客不會因產品設計缺陷而受傷。
✅企業該如何保障消費者安全?
星巴克事件再次引發外界對於熱飲安全的關注。專家指出,企業應採取更嚴格的飲品包裝標準,確保杯蓋緊密封合,並提供穩定的盛裝方式,以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消費者則應在接過熱飲時格外小心,確認杯蓋穩固,以降低燙傷風險。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商家也不能將所有責任推給顧客,否則勢必會引起更大的反彈。
星巴克5000萬美元的賠償是否最終成立?這場風波會如何發展?外界仍在關注後續進展。
隨著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一系列爭議性言論發酵,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一場「抵制美國、捍衛加拿大」的抗議潮迅速升溫。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2月,加拿大陸地邊境入境美國的旅客人數大幅下降,減少近50萬人,顯示加拿大人「封殺」美國的行動已初見成效。
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的數據,往年春假期間,大批加拿大人湧入美國,前往佛羅里達、加州等地度假。然而,今年情況發生逆轉,不少加拿大旅客紛紛選擇避開美國,轉往其他國家旅遊,甚至加勒比海地區因接受美元付款而受到冷落,取而代之的是斐濟、日本、葡萄牙等旅遊地點。
✅跨境消費與運輸受創 加拿大人拒赴美消費
加拿大各省政府已對美國的關稅政策作出反制,加上匯率問題,許多加拿大人對赴美消費失去興趣,導致跨境購物與貨運業務大受影響。數據顯示,跨境卡車運輸量從49.3萬趟降至47.3萬趟,反映出整體貿易活動減少。
美國華盛頓州移民律師倫·桑德斯(Len Saunders)表示,自己所在的邊境小鎮人口僅6000人,長年依賴加拿大旅客支撐經濟,如今卻變得異常冷清,猶如「疫情重演」。
「過去很多加拿大人會來這裡短途旅遊,現在這種情況幾乎消失了。從Costco和Trader Joe's的停車場就能明顯看出,加拿大人的數量驟減,這對當地經濟影響極大。」桑德斯說。
此外,邊境附近的32家免稅店業務大幅下滑,銷售量暴跌80%。有商家表示:「生意本來因疫情尚未完全恢復,如今更是雪上加霜,這令人憂心。」
✅美國嚴打移民 溫哥華女星遭拘留12天受虐
除了經濟影響,美國政府近期更針對移民政策加強執法,導致加美邊境爆發多起爭議性案件。其中,一名來自卑詩省(BC)的女演員賈思敏·穆尼(Jasmine Mooney)日前在美國入境時被拘留,並遭受12天的非人道對待。
據悉,穆尼曾出演過《美國派》(American Pie)系列電影。3月3日,她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附近過境時遭美方拘留,隨後被送往亞利桑那州一間沒有窗戶的混凝土牢房內,與30人共處一室。她在被關押期間無法獲得床墊與毯子,衛生條件極差,牢房內燈光24小時不滅,導致其身心受創。
加拿大移民律師警告,穆尼的案件只是「殺雞儆猴」,美國政府目前已將邊境執法重點從「協助入境」轉變為「阻止入境」,即便是合法移民,甚至持有美國綠卡的加拿大人,也有可能面臨拘留或驅逐的風險。
移民律師吉姆·哈金(Jim Hacking)指出:「過去10天內,我們已在多個邊境口岸看到類似情況,這種大規模拘留與驅逐合法移民的現象前所未見。」
✅特朗普關稅政策升級 加美關係雪上加霜
隨著特朗普政府持續推行對加拿大的強硬政策,外界普遍認為加美關係短期內難以改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白宮即將在兩周內公佈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但新政策可能不再「對等」,而是針對不同國家設定不同稅率,意味著關稅戰可能長期持續。
在特朗普屢次公開表示「吞併加拿大」的言論下,加拿大民眾對美國的反感情緒日益加劇。專家分析,隨著關稅壁壘、移民政策趨嚴,未來加拿大人對美國的抵制行動恐將進一步升級,兩國關係恐將陷入更深的僵局。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