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Swift 的演唱會究竟有多火爆?為了迎接她的演出,官方將Blue Jays Way更名為Taylor Swift Way,並且Rogers Centre附近的街道已經封閉,交通服務也相應增加。
Taylor Swift 的演唱會票價早在首輪發售時便一路飆升,而在轉售市場上的票價波動更是讓人驚訝,因此要準確量化她所帶來的轟動效應並不容易。不過,從一些數字上我們仍可見到這股狂熱的力量。以下是關於斯威夫特《Eras》巡演多倫多站的一些數據:
- 在短短兩週內,將舉行六場演唱會,分別於11月14日至16日和11月21日至23日。
- 演唱會將展示Taylor Swift 職業生涯的十個“時期”,每個時期對應一張專輯,唯獨“Folklore/Evermore”時期包含兩張專輯。
- 每場在多倫多市中心Rogers Centre舉行的演唱會,預計將售出五萬張門票。
- Taylor Swift 特的官方T恤售價為60加元,連帽衫和針織衫價格在90加元至115加元之間,而水樽和手提袋等配件的價格為30加元。
- 在首場演唱會前一晚,轉售平台StubHub上的最便宜門票為2357加元,且為一個視線受阻的單人座位。儘管價格波動,但一些黃金座位的價格已經突破一萬加元。
此外,根據本週的報告,加拿大反詐騙中心已收到184宗關於Taylor Swift 的門票詐騙的報告,大部分報告來自於遭受財務損失的人。
多倫多的旅遊業組織Destination Toronto表示,音樂會預計將為多倫多帶來2.2億加元的經濟效益。
在多倫多大都會會議中心舉行的Taylor Swift 粉絲活動Version: Taylgate '24中,已經售出了500萬顆珠子。此活動的工藝品商店Michaels是串珠的贊助商。
為了應對音樂會的人流,三條GO火車線將增加服務。Metrolinx表示,將在演唱會前後增加湖濱東線和西線的服務,而Milton線則會在演出結束後加開列車。此外,當地交通機構還會根據Kitchener、Barrie和Stouffville線的音樂會日程,將當晚的最後一班列車延後一小時,但不會額外增加服務。
另外,多倫多旅遊局還舉辦了Swiftie尋寶遊戲,涵蓋了13個地點,旨在鼓勵音樂會觀眾探索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
本週,加拿大一對華人夫婦Jianxin Huang和Xiao Zhen Jean Li被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BC省)政府要求說明其總價值超過700萬加元的房產和現金來源,否則這些財產將面臨被沒收。BC省政府正尋求法院命令,要求他們證明三所總價值超過560萬加元的房產和近150萬加元的現金是合法所得。
這是BC省第四次使用《不明原因財富令》來處理民事充公案件。該法令由BC省新民主黨政府於2023年推出,旨在打擊洗黑錢和其他金融犯罪。
根據BC省提交的法庭文件,這對夫婦擁有的三所房屋,其中兩棟位於溫哥華,一棟位於阿伯茨福德,總價值超過560萬加元,加上約150萬加元的現金,均被指為犯罪所得。BC省政府希望通過法院命令,要求他們提供證據證明這些財產是合法獲得的。
此前,Jianxin Huang和Xiao Zhen Jean Li在法庭上否認了相關指控,但尚未對本週的《不明原因財富令》作出回應。該申請與去年9月發生在溫哥華的一起槍擊事件有關,當時其中一人因涉嫌謀殺被捕,但法庭文件顯示並無相關刑事指控。
警方在其中一所房產內發現超過145萬加元現金及其他非法物品,包括大麻種植設施和彈殼。兩人被指控參與非法大麻交易、洗錢及其他犯罪行為。根據法庭回應,該夫婦否認房屋是通過非法活動購得,並表示大麻並非用於販賣。
BC省的《不明原因財富令》是打擊洗黑錢和犯罪的重要法律工具,但該法令也遭到一些批評,認為其可能損害憲法權利。最終,這對夫婦的財產是否會被沒收,仍需等待法院的裁決。
安省省長道格福特 (Doug Ford) 表示,安省的駕駛很快將能夠跳過每年在網路上重新註冊車牌的要求,免除忘記更新遭罰款的麻煩。 安省正在努力使這項過程自動化。
Doug Ford 週二(13日)上午在多倫多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該新聞發布會表面上是宣布立法,要求未來的政府在引入省級碳稅之前舉行全民公投。 福特表示,這兩項措施都將納入下週提交立法機構的綜合法案中。
在回答有關安省道路上過期車牌激增的問題時,省長Doug Ford表示:「我們正在徹底擺脫這種情況。註冊您的車輛後,我們完成了第一步,去掉車牌貼紙。現在我們正在取消 重新登記步驟,它將會自動重新註冊登記,所以人們根本不用擔心。”
Doug Ford 宣布這一消息之前,《星報》的一篇報導稱,安省目前超過一百萬張過期車牌,因為現在更新車牌的過程是免費的,越來越多的駕駛者忘記更新。
交通部(MTO)向多倫多CTV新聞證實,截至2024年1月,安省有1,015,139個過期車牌。 發言人表示,自動更新僅適用於「信譽良好」的司機,這意味著持有停車罰單或通行費帳單的個人必須手動進行更新。
福特表示政府先前在2022年取消了與年度車牌登記相關的所有費用。 自2022年3月13日起,乘用車、摩托車、輕型摩托車和輕型商用車的駕駛不再需要支付更新車牌或貼牌照的費用。 此前,安省北部地區一年的更新牌照費用為60加元,安省南部地區為120加元。
去年12月,安省警方向多倫多CTV證實,在省政府採取這項措施後,全省有數十萬名司機的車牌沒有註冊。 目前,司機必須在每年的生日當天更新車牌。 根據《公路交通法》,未能更新車牌的駕駛者可能會面臨500加幣的違規罰款。
當被問及何時正式取消更新時,沒有提供具體細節,但Doug Ford 指出這將「很快」發生。 CityNews獲悉,如果獲得了汽車保險授權,並且沒有未繳罰款或通行費,車牌將自動更新。 如果有未付的罰單或罰款,司機必須在車牌更新程序開始之前支付。
策。
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於9月4日宣佈了一項新的登機規定,要求乘客提前更多時間辦理登機手續。新規適用於所有國內和國際航班,乘客必須在航班起飛前至少60分鐘完成登機手續,而不是此前的45分鐘。
此次調整旨在「簡化旅行體驗」,幫助乘客有更多時間順利通過安檢並登機。同時,加航會員的升艙處理時間也提前了15分鐘,確保他們能夠按區域順利登機。
儘管大多數乘客已經習慣於在網上辦理登機手續(通常在航班起飛前24小時開放),對於依然選擇在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的旅客,加航特別提醒他們提前到達機場,以避免錯過截止時間。
加拿大國有客運火車公司VIA Rail近日再度陷入輿論風暴,不僅服務品質持續惡化,還面臨嚴重財務危機,業績持續虧損,數百萬加幣付諸流水。據CBC報導,VIA Rail去年列車準點率僅59%,遠低於疫情期間的68%,更與2013年的82%高峰相去甚遠。
👉🏻旅客淪為“災難現場”主角
乘客的不滿情緒不斷升級。今年早些時候,原定僅需3.5小時的車程竟被拖延至14小時。乘客在列車上經歷缺水、缺食物、缺廁所的窘境,猶如“人間煉獄”。
乘客Rudy El Maghariki描述當時的情況:“我們又累又餓又渴,車內無新鮮空氣,令人窒息。”他指出,列車工作人員僅在事故初期解釋機械故障,之後再無信息更新。他甚至不得不自掏腰包為妹妹買下6.5加元的貝果,對此深感不滿:“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原則!”
更令人震驚的是,VIA Rail已多次上演類似場景。去年12月,從渥太華開往多倫多的列車同樣因事故導致延誤25小時,一名旅客甚至絕望到攜行李下車,徒步8公里回到Cobourg。
👉🏻財務壓力與基建掣肘
VIA Rail的問題並非僅止於服務層面。由於97%的鐵路屬於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N Rail),VIA Rail列車時常被迫讓路於貨運列車,導致延誤成為常態。
雖然VIA Rail管理層已承諾改善培訓、加強溝通並優化應急措施,但外界質疑,這些方案是否能真正解決問題仍未可知。
👉🏻政策與支援的落後現狀
相較於美國的Amtrak公司,加拿大的政策支持明顯不足。美國通過立法賦予Amtrak列車優先通行權,準點率高達75%,而加拿大則缺乏此類政策。專家呼籲,加拿大政府應學習美國經驗,立法保障客運列車的優先權,以提升服務水準。
目前,雖然聯邦政府正推動高鐵計劃,但距離實現仍需數十年時間。VIA Rail能否突破重重障礙,讓乘客重拾信任,仍是未知之數。
近日,一段令人震驚的TikTok影片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網友@kendall._brown分享了一袋在Costco購買的Kirkland Signature混合堅果,竟然發現袋內有令人作嘔的蠕蟲和疑似卵體!該影片標題直言“Costco要被起訴了”,觀看次數已超過930萬,並獲得超過30.4萬個點讚。
👉🏻驚現蠕蟲與絲狀物,堅果堪比災難現場
在影片中,這名女子與朋友將袋內的堅果倒在紙盤上,並指著其中的異常物體說:“我們吃著吃著,看到有絲狀物,於是仔細查看袋子,竟然發現了卵、蠕蟲和像蜘蛛網的東西!”隨後,他們用鑷子從堅果中挑出幾條疑似蠕蟲的生物,並展示這袋堅果的標籤,調侃道:“這上面可沒寫它可能含有……蟲子。”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袋堅果的保質期標註到2025年5月10日,並聲稱原料來自美國及其他15個國家。
👉🏻專家:多種害蟲可能入侵堅果
據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資料顯示,紅頸花生蠕蟲、小玉米螟、秋粘蟲等多種幼蟲可能進入花生內部。而花生種植者早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便提醒,季末蠕蟲會對農作物造成巨大損失,相關經濟損失估計以百萬計。
👉🏻網友熱議:“額外的蛋白質!”
影片引發了大量網友評論,有人開玩笑道:“這是額外的蛋白質!”也有人調侃:“真是太原生態了!”但也有網友提醒:“這可能是儲藏室蛾,它們可以穿透塑膠包裝,侵入其他食物。”
然而,影片作者堅稱這袋堅果在拍攝前僅剛剛打開,並非因儲存不當引入蟲害。一些網友建議:“把堅果放冷凍幾天,等蟲子死了再吃。”但更多人直言:“無法接受!”
隨著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承諾打擊非法移民,加拿大皇家騎警(RCMP)已經在密切關注,並持續數月進行應急準備,以應對可能的大批越境者。騎警預測,這波難民潮可能會在川普明年1月就職前湧現,因為許多人擔心被遣返,不會等待新政府上任便可能開始試圖入境加拿大。
皇家騎警發言人查爾斯·波里爾(Sgt. Charles Poirier)向CTV新聞表示:“我們已展開計劃,因為許多美國人擔心被驅逐,若這種情況發生,他們或將在接下來幾週內試圖進入加拿大。”
目前,騎警已為最壞情況做準備,尤其是在800公里長的魁北克與美國邊界上。應對方案包括增派警力、部署森林巡邏隊、租賃臨時收容空間、增購警車,並從其他省調派人手。波里爾表示:“所有選項都在考慮範圍內,若有人越境,我們將逮捕他們。”
👉🏻加拿大擔憂邊境承壓 準備應對各種情況
魁北克省長勒戈呼籲聯邦政府採取緊急措施,以確保邊境有足夠人手。總理杜魯多則表示,已重啟加美關係特別委員會,重點關注兩國之間的關鍵問題。公共安全部長勒布朗強調,加拿大皇家騎警及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已做好應急準備,並向公眾保證“有能力應對任何潛在風險”。
👉🏻邊境資源緊張 專家擔憂系統承載力
溫哥華移民律師理查德·柯蘭德警告,如果特朗普兌現承諾,加拿大將面臨難民激增的現實威脅。工會表示,CBSA需增加2000至3000名官員,才能有效應對潛在的壓力。
11月6日,加拿大移民部突然宣布一項影響深遠的訪客簽證政策,隨即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根據最新規定,自2024年11月6日起,申請訪客簽證時將不再自動發放多次往返簽證。簽證官將擁有更大權利,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簽發單次往返或多次往返簽證給申請人。
這意味著,加拿大訪客簽證將不再以護照有效期作為標準,過去最長可達十年的多次往返簽證也將不再成為常態。
官方網站顯示,加拿大訪客簽證涵蓋陪讀簽、商務簽、探親簽和旅遊簽等多種形式,統一以“Visitor Visa”之名。而過去,加拿大對許多國家逐步開放十年多次往返簽證政策,除特定情況外,多數訪客簽證默認為有效期內不限次數往返。
然而,加拿大的簽證政策歷來以單次入境為主,多次往返僅對少數國家開放。此政策轉變也反映了2024年加拿大移民政策的主軸,即嚴控臨時居民數量。
根據CIC News 10月30日的報導,加拿大移民部(IRCC)預計到年底將有超過50萬名非永久居民(NPR)或離開加拿大,或轉為永久居民(PR)。未來三年內,加拿大將有超過324萬名臨時居民需面對身份轉化的選擇。
今年9月,加拿大聯邦移民部長馬克·米勒表示,聯邦政府須加強訪客簽證的審核,防止其遭到濫用。不少業內人士早已預見,訪客簽證的限制政策遲早會出現。
隨著新規的出現,未來申請加拿大訪客簽證的難度或將大幅增加。消息一出,不少剛遞交申請的網友紛紛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失望:“我剛提交,還沒簽。”“我明天才要遞交,真是晴天霹靂!”還有人擔憂,如果加簽縮短有效期,中加之間的十年簽證互惠協議或將被打破,華人回國也可能面臨不便。
在此新政下,部分申請者建議,簽證官可以根據申請者背景進行更嚴格的審核,對於風險較低的探親旅遊申請人批十年多次,而對於其他情況,則以短期單次入境為主,以此確保政策的靈活性與公平性。
眾所周知,加拿大在基建方面的效率堪稱「緩慢」,尤其是道路建設。以往像是Eglinton大道的工程,修建了三四年之久。如今,多倫多加德納高速公路的第二期建設卻迎來了大好消息——工程進度將比最初計劃大幅提前。
安大略省交通部長Prabmeet Sarkaria在上週四稱這一進展為「關鍵時刻」,並將該項目獲得的7300萬加元省政府資助視為推進工程的關鍵動力。
Sarkaria表示:「這一里程碑意味著加德納高速的兩條東行車道已經完成修復並重新開放。」他還透露:「工人們最早將於明天開始拆除和重建兩條中央車道,隨後進行最後一階段的西行車道修復工作。」
該項目自春季開工以來,市中心交通堵塞情況明顯加劇,使人倍感困擾。然而,今年7月,安省政府宣布向多倫多市提供7300萬加元的資金支持,以便允許施工單位全天候施工,從而大幅縮短工期。根據新的時間表,完工日期將從原定的2027年4月至少提前至2026年4月。
上個月,多倫多市長Olivia Chow 表示該項目已較預計工期提前四個月完成。Sarkaria週四再次強調了這一進度:「這證明全天候施工模式切實發揮了成效,民眾也逐漸看到成果。」
省政府表示,目前每天約有14萬輛車經過加德納高速,而施工導致該路段通行容量減少了約三分之一。Sarkaria強調:「我們確保一切盡快完成,因為交通堵塞對大家的影響不可忽視。」他還補充說,大約有100名工人全天候分批在現場和相關設施中施工。
根據安省政府的說法,該項目投資約3億加元,為一系列市議會決議通過的數十億加元「道路計劃」的重要一部分。
今天,加拿大統計局公佈了10月份的就業數據,10月失業率維持在6.5%,新增1.5萬個就業崗位。此數據使經濟學家們對加拿大央行在12月11日的政策會議上究竟應降息25或50個基點產生了分歧。
數據顯示,加拿大10月的新增就業崗位僅達預期的一半,僅有1.45萬人次的增加;失業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8%,另有19.3萬人正在尋找工作或暫時失業。新增的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全職職位,商業、建築和支持服務領域就業人數上升4.2%,但金融、保險、房地產、租賃和公共管理等領域的就業人數則出現減少。
值得關注的是,10月平均時薪同比增長4.9%,達到每小時35.76加元,且年輕人的失業率下降至12.8%。雖然就業增長略有提升,但與勞動力人口的增長相比仍顯不足,導致就業率持續下降,自去年以來已降至60.6%。
目前,加拿大勞動市場的供應壓力受移民人數激增影響較大,求職者增加但未能充分受雇,導致勞動參與率也降至1997年以來的低點64.8%。
據《環球郵報》報導,招聘網站Indeed的高級經濟學家Brendon Bernard指出,10月勞動力市場“變動不大”,新增就業機會依然被強勁的人口增長掩蓋。TD銀行經濟學主管James Orlando呼籲聯邦政府收緊移民政策,以達到勞動市場穩定的目的。
經濟學家們對於央行的降息預期意見不一。加拿大國家銀行的經濟學家Matthieu Arseneau和Alexandra Ducharme表示,10月新增崗位不足以扭轉就業率的下滑,並建議央行降息50個基點。然而,蒙特利爾銀行首席經濟學家Douglas Porter則指出,加元疲軟、房市回暖和美國經濟穩定等因素可能讓央行採取更謹慎的降息態度。
在12月11日的會議前,11月19日的通脹報告和最新的勞動力數據將成為央行決策的關鍵參考。
在大多倫多賓頓市的印度教寺廟附近,激烈的抗議活動掀起了新的波瀾。繼上周日和上周一接連兩天的暴力衝突與集會示威後,警方已經出動清場行動,並因發現人群中有武器,將此次活動定性為「非法集會」。
一段現場拍攝的視頻在網上瘋傳,畫面中出現了一名印度裔男子。該男子在集會當場手持擴音器,發出激烈言辭,聲稱「印度軍隊應該來到加拿大,襲擊該死的錫克教寺廟」。他的言辭中甚至夾雜了「F*ck」等激烈用語。該視頻的背景還拍攝到了上周日暴力衝突發生地的印度寺廟,以及大量手持印度國旗的示威者。
在場的集會群眾聽到他的言論後,竟然報以掌聲和鼓噪的口哨。此視頻一出,迅速引爆了網友的怒火,大批加拿大人難掩震驚與憤怒,紛紛留言表達無法接受:
「在我的加拿大,這種拿著擴音器喊入侵的瘋子應該被警察或軍隊修理一頓,再送到皮爾遜機場,用快遞送回他們該去的地方。」
「把他們全都送回去!加拿大不需要這種部落戰爭。」
「外國的衝突不應該在我們國家上演。我無法想像溫哥華或安大略現在的情況。」
「煽動暴力可是犯罪,為什麼不採取行動?」
「全部驅逐!不在乎你是哪一邊。離開我們的國家,去你們自己的地方解決你們的仇恨。我真的受夠了。」
「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讓全加拿大都怒火中燒的。但這些人做到了。」
「加拿大,你未來還行嗎?」
每到傍晚時分,溫哥華上空便出現壯觀的一幕:成千上萬的烏鴉成群結隊飛往本拿比湖方向。這些烏黑的鳥兒,以亮麗的羽毛、驚人的智慧和高亢的叫聲聞名,並在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中繁衍生息。
與其他因城市化被迫遷移的禽鳥不同,烏鴉的數量卻隨著人類的發展而增多。據華盛頓大學的約翰·M·馬祖爾夫教授的研究,太平洋西北地區的烏鴉在波特蘭、溫哥華、西雅圖等大城市中展現出相似的行為。原產於此地的西北烏鴉分布於洛磯山脈以西,延伸至洛杉磯。馬祖爾夫指出,這些烏鴉與人類的關係可以追溯至歷史上的密切聯繫,甚至在藝術和語言中有所體現。
👉🏻溫哥華的烏鴉為何晚上棲息在本拿比?
每當夜幕降臨,溫哥華的烏鴉便飛往本拿比,使天空中湧現一波波黑壓壓的鳥群。然而,這些烏鴉並非全天集聚一處。烏鴉和渡鴉通常為終生伴侶,但若伴侶死亡,也會再次「結婚」。配對後,它們會守護領地並繁衍後代,尤其在春天,當地居民常聽見烏鴉發出的聲響。此時,烏鴉常進行「俯衝行為」以驅趕可能威脅雛鳥的捕食者。它們的聚集通常基於實際需求,例如食物、棲息地以及社交活動。
👉🏻夜晚數千烏鴉飛抵本拿比的Still Creek棲息地
本拿比Still Creek地區(COSTCO附近)每晚迎來超過1萬隻烏鴉,為牠們提供安全的休息場地。黎明時分,這些烏鴉便四散開來,前往各地尋覓食物。溫哥華也棲息著烏鴉家族中的最大成員——渡鴉。渡鴉體型巨大,喙厚,翼展達四英尺,且具有特殊的叫聲,是烏鴉的主要天敵之一。然而,由於體型所需的空間較大,渡鴉在溫哥華並不常見。
烏鴉以驚人的智力而著稱,能夠辨識面孔並解決多步驟的難題。溫哥華知名的「Canuck the Crow」,因其滑稽行為出名,甚至曾從犯罪現場偷走一把刀,在CBC 2018年公眾投票中被選為溫哥華的非官方大使。事實上,過去50年間烏鴉數量快速增長,幾乎與人口增長同步。烏鴉善於適應城市生活,並在不斷變遷的環境中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