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加拿大奇幻樂園(Canada's Wonderland)終於宣布了他們2024年的開放時間,以及公園中一些令人興奮的新設施。 隨著天氣急劇轉向寒冷的冬季氣溫,多倫多的許多人已經開始憧憬夏天的到來,而加拿大奇幻樂園為我們的期待增添了更多火熱的元素。
 
今年,加拿大奇幻樂園將於5月3日星期五開放迎接遊客! 除了公園中經典的遊樂設施、優惠和遊戲外,他們還推出了全新的大型滑水道——“Moosehorn Falls(麋鹿角瀑布)”,位於Splash Works水上樂園。 這個滑水道以新不倫瑞克省芬迪國家公園中湍急的河流和瀑布為靈感,乘坐最多可容納六人的充氣船,沿著急流順流而下,然後從42英尺(約合12.8米 )高處滑落,帶給遊客驚險刺激的體驗。
 
除了新設施之外,今年夏天在加拿大奇幻樂園還將舉辦各種特別活動,包括慶祝加拿大國慶日等節日的慶祝活動。 遊客可以盡情暢玩自己喜愛的遊樂設施,並享受精彩的娛樂節目。
 
此外,加拿大奇幻樂園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招聘,以填補2024年夏季營運所需的4,000個職位。 無論是營運、娛樂、水上運動還是餐飲部門,他們都在尋找兼職和季節性工作人員。 如果您想在今年夏天賺取一些額外的收入,可以透過招聘網站申請。
 
讓我們一起期待加拿大奇幻樂園在2024年為我們帶來的精彩和刺激體驗! 無論是尋找刺激冒險還是享受歡樂娛樂,這裡都將是您度過難忘夏日的理想去處。
最新消息 2023-12-14
近期一項國際城市房價與居民收入研究報告引發關注,結果顯示多倫多成為全球前10大"買不起房"的城市之一。這無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艱辛的掙扎。
 
該報告由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城市改革研究所發布,對近100個主要城市的住房負擔能力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多倫多的房價與收入比例高達9.3,被認定為"嚴重負擔不起"。相較之下,加拿大其他城市如溫哥華、基奇納-卡姆布里奇-滑鐵盧地區等也紛紛被納入此列。
 
令人沮喪的是,這一嚴峻現狀不僅限於大城市,而是正蔓延到週邊較小城市。報告指出,隨著多倫多居民尋求較低的生活成本,住房負擔不起的問題也在向外擴散。
 
全球前10大"買不起房"城市榜單中,多倫多位列第10,而香港、悉尼和溫哥華則佔據前三名。這反映出北美和亞太地區大城市高房價和居民所得比例失衡的普遍現象。
 
專家指出,大都會通常是就業和機會集中的地方,中等收入家庭理應能負擔得起中等價位的房產。但現實是,房價成長速度遠超收入水準的成長,讓購屋壓力持續加大。
 
對於多倫多居民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在房價飆升的夾縫中,他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而苦苦掙扎。這不僅帶來了經濟負擔,也讓他們的生活方式備受影響。
最新消息 2024-06-18
多倫多警察局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警司史黛西·克拉克(Stacy Clarke)在去年秋天承認了七項職業不當行為,她曾向警官提供了晉升考試中的問題和答案照片。目前,處罰聽證會正在進行中。
 
克拉克的律師約瑟夫·馬克森(Joseph Markson)在警察法庭上表示,克拉克警司對黑人警官受到系統性虐待感到絕望,她試圖在警隊中實現多樣化,但卻幫助了六名警員作弊獲得晉升。馬克森在聽證會上表示,克拉克警司對警隊改革的緩慢步伐感到沮喪和絕望,她認為她提拔合格黑人候選人的努力未被重視。這次聽證會將最終決定她在警隊內部的處罰。
 
馬克森表示:「作為多倫多警察局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警司,克拉克警司在過去的26年裡一直在逆境中奮鬥。」他指出,克拉克警司的不當行為直接與警察對黑人的系統性歧視以及她個人的經驗有連結。他說,克拉克對自己的不當行為深感懊悔,但這些行為的根源在於真實的絕望、傷害和痛苦。
 
多倫多警局代表、律師斯科特·哈奇森(Scott Hutchison)在聽證會上表示,不當行為可能導致解僱,但局長邁倫·德姆基(Myron Demkiw)認為這名警官仍然有工作要做。哈奇森表示,他不反對提供證據和證人,因為這些證據和證人可能揭露嚴重的反黑人種族主義問題。他表示,警局正在尋求將克拉克的軍階降為上士,為期一年,然後在年底恢復警司軍階。克拉克不會自動上升至現有的警司軍階。
 
辯護律師馬克森提出將克拉克降職為督察一年,然後自動恢復警司軍階。他表示:「重返督察職位最符合多倫多警局及其所服務的多元化社區的利益。」大約有60名克拉克的支持者參加了這場聽證會。
 
馬克森在記錄中宣讀了克拉克的一份聲明,她在聲明中表達了對不當行為的悔意,並表示希望將其納入事實。聲明中說,她親身經歷過虐待,包括傷人的評論。
 
「身為唯一的黑人女警官,承擔這個角色是痛苦的、令人困惑的。那段時間我所經歷的一切永遠改變了我,」克拉克說。
 
「儘管我努力爭取晉升,但我還是不得不克服為我專門設置的障礙。當有色人種的資歷受到損害時,我站了出來……我很快意識到我的努力沒有產生任何影響。我感到沮喪和絕望。 ,如果有機會,我會幫助候選人,並盡最大努力讓他們公平競爭。
 
律師表示,聽證會上的證人將包括前局長馬克桑德斯 (Mark Saunders)。克拉克也有望出庭為自己辯護。
最新消息 2024-05-08
BC省新的保護行人和自行車騎士的法律將於6月3日生效,規定駕駛必須與道路使用者保持安全距離。
 
這項新的安全超車法最早由該省於4月份提出,BC省交通部長Rob Fleming表示,該法案的目標不僅是為行人和自行車騎士提供更安全的環境,也是為了鼓勵道路上有更多主動的交通方式。
 
新的安全超車法規定,在時速50公里每小時或更低的道路上行駛時,車輛必須與行人、自行車騎士、機車騎士、電動滑板車和輪椅使用者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
 
對於時速較高的道路,車輛在超車時必須保持至少1.5米的最小距離。
 
省政府表示,「道路使用者」的類別也適用於騎乘動物(如馬匹)的人,以及乘坐由這些動物拉引的車輛的人。
 
根據新法,在超越位於隔離或保護自行車道或人行道上的道路使用者時,駕駛者必須至少保持半米的距離。
 
交通部在週一的新聞稿中表示:「距離的測量是從超越車輛最遠伸出的部分(如側視鏡)到脆弱道路使用者或其設備(如車把)最遠伸出的部分。」
 
 
根據省政府規定,警察現在可以根據《機動車法》對未能在超越道路使用者時保持安全距離的駕駛人開出罰款。
 
省政府表示,如果駕駛員的超越距離低於法律規定的最低距離,可能面臨從368加元起的罰款,以及3個記分點。新法的最高罰款額為2,000加元,再加上最長6個月的監禁。
 
新聞稿說:「在接近道路使用者時,請評估您和道路使用者的行駛速度。如果您無法安全地超越,請降低速度至道路使用者的速度,保持後退並給予空間,直到可以安全超越。」
 
省政府表示,駕駛員可以跨越單黃線或雙黃線中心線,以盡可能為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多空間,但在這樣做時,駕駛員應該使用方向燈。
最新消息 2024-06-05

擁有一座私人島嶼,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陽光下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邊喝酒邊欣賞海景,這在溫哥華島海岸並非罕見。

事實上,位於溫哥華島海岸附近的一些私人島嶼,價格甚至比一些房屋還便宜,買家往往是收入頗豐的名人或家庭。擁有近30年銷售經驗的房地產經紀人Mark Lester向《Daily Hive》透露,他已經經手了30個私人島嶼,而這些買家有時會讓人意想不到。

Mark Lester是一位專門從事私人島嶼交易的經紀人,自90年代末以來,促成了許多獨特房產的銷售,包括莫爾茲比島、悉尼港碼頭以及禿頭山滑雪度假村。他的專業知識涵蓋了私人島嶼所有權的特殊挑戰,從開發法規、維護到生活方式的考量。他仍然堅信,對於那些有財力的買家來說,私人島嶼具有無可抗拒的吸引力。

他表示:「我非常了解私人島嶼所有者需要面對的種種挑戰,一些島嶼有海底電纜和水力發電系統,但大多數島嶼不連接電網,依賴太陽能電池板、變壓器系統和其他技術來獲取電力。」

當然,擁有私人島嶼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夢想,甚至在卑詩省購買房屋已經具挑戰性。然而,Lester指出,對私人島嶼感興趣的買家範圍廣泛,從知名名人、環保團體到計劃建造公社或度假村的人士,甚至還有人僅僅是想以自己名字命名一座島嶼。

根據一月份的數據,維多利亞市的平均房價為84萬7900元;相比之下,Clam Shell Island 於6月掛牌售價為84萬5000元。溫哥華島海岸附近的私人島嶼價格差異很大,Lester透露,他曾以50萬元出售島嶼,也曾以超過4000萬元售出,許多島嶼都是家族多年傳承的遺產。

對於那些擔心私人島嶼會被開發成度假村或遭到外國投資影響的人,Lester保證,一項旨在保護海灣群島的省級法規《島嶼信託法》將防止此類發展。此外,分區法規的限制也使一些計劃顯得不切實際。

他表示,曾有不少人計劃在島上建造度假村,但這類項目獲批的可能性非常低。以皮姆島(Pym Island)為例,該島於5月掛牌出售,售價700萬元,附有一棟擁有12間臥室和12間浴室的豪華別墅。近期,Lester收到更多來自保護組織的詢問,希望保護這些島嶼的生態系統。去年,一些保護組織在卑詩省購入島嶼以保護當地資源。

儘管一些買家知名度甚高,Lester強調謹慎行事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從不透露具體買家姓名,但他也表示:「如果說出來,大家一定都認識這些名字。」

儘管擁有僻靜天堂對大多數人而言仍是難以實現的夢想,但這些島嶼的持續關注與負責任的管理,突顯了溫哥華島一個核心理念——保護。無論是個人度假還是生態保護,私人島嶼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稀有的生活方式體驗,這種生活方式將奢華與環境保護責任結合在一起,希望未來私人島嶼不再僅限於超級富豪的專屬領域。

 

最新消息 2024-09-18

位於卑詩省維多利亞市的溫哥華島啤酒廠(Vancouver Island Brewing),成立於1984年,是該省歷史最悠久的精釀啤酒廠之一。然而,隨著租金大幅上漲近35%,這家擁有40年歷史的啤酒廠不得不宣布結束營業。

根據最新消息,該啤酒廠將關閉其位於Government Street的主要工廠,並於11月1日正式停產。此外,該廠的酒吧也將於9月14日結束營運。總經理Thom Riley表示,租金的大幅上漲使酒廠無法繼續維持運營。

為了應對此情況,溫哥華島啤酒廠已與菲利普斯啤酒廠(Phillips Brewing & Malting Company)達成協議,未來將把所有啤酒生產和包裝外包給該公司。Riley強調,雖然生產地點將有所變動,但啤酒的配方與成分將保持不變,因此消費者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差異。

然而,這項變動將導致酒廠裁員約15人,Riley表示,這是公司不得不面對的艱難決定。

此事件也反映了當地及整個卑詩省內精釀啤酒廠面臨的日益嚴峻的挑戰。隨著成本上升和需求減少,許多啤酒廠正處於經營困境。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數據顯示,2022-2023財年,加拿大人均啤酒購買量降至194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燈塔啤酒公司(Lighthouse Brewing Company)共同擁有人Ben Thomas指出,市場需求的下降使得啤酒廠無法維持可持續生產。他透露,該公司在去年11月已裁減了20名員工中的12名。Thomas還表示,儘管成本上升,包括原材料、工資和水電費,但啤酒廠不願將這些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為這將進一步打擊銷售。

面對這樣的挑戰,許多啤酒廠正在尋求新的生存之道。天鵝啤酒廠(Swans Brewery)便是其中一例,這家1989年成立的啤酒廠已決定停止自家釀酒業務,轉而專注於其酒店和酒吧的經營,並提供來自其他廠家的精釀啤酒。

Riley強調,溫哥華島啤酒廠將努力在保留品牌傳統的同時,適應市場變化。他指出,許多啤酒廠已經開始拓展業務,包括無酒精飲品和即飲雞尾酒等新興市場。

 

最新消息 2024-09-18

(

加拿大以壯麗的自然風光聞名,每年吸引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探索。根據最新研究,加拿大哪些地標、觀景點和熱門旅遊景點獲得最多遊客的讚譽?

金融科技公司 Remitly 發布的一項新研究揭示,加拿大最受遊客好評的景點排行。其中,亞伯達省沃特頓湖國家公園(Waterton Lakes National Park)內的「熊背」(Bear’s Hump)榮登榜首,成為最受遊客喜愛的觀景點。

卑詩省(B.C.)則成為此次榜單中的最大贏家,包攬了第二至第四名:

  • 鹽泉島的麥克斯韋爾山省立公園(Mount Maxwell Provincial Park)

  • 維多利亞市的托爾米山公園(Mount Tolmie Park)

  • 吉布森鎮的Soames Hill(又稱Knob Hill)

此外,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也不遑多讓,聖安東尼市的 Dare Devil Trail 拿下第五名。

卑詩省景點表現突出 大溫哥華地區佔多席

整體來看,加拿大前30大觀景點榜單中,卑詩省占據主導地位,約三分之一的目的地位於此地。
其中,大溫哥華地區的多個景點表現不俗,包括:

  • 本拿比山公園(Burnaby Mountain Park)—排名第9

  • 北溫哥華的採石場岩石步道(Quarry Rock Trail)—排名第14

  • Cypress 省立公園—排名第15

  • 史誇米殊的海天纜車(Sea to Sky Gondola) 也成功擠進榜單

安大略省(Ontario)同樣有6個景點上榜

在東部地區,安省的尼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排名最高,位列第13,展現其作為加拿大代表性景點的影響力。

加拿大為何如此受歡迎?

Remitly 指出:「無論是當地人還是新移民,都能在這片土地上發現無數令人驚歎的美景,這也解釋了為何加拿大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無論是短途旅行、深入探索加拿大的自然奇觀,還是計畫移居加拿大展開全新生活,加拿大都值得您細細品味與探索。」

● 以下為遊客評選出的加拿大30佳景點完整榜單:
(完整榜單詳見官方報告)

 

最新消息 2025-03-17

據《Daily Hive》報導,在加拿大進行房屋維護、保養和裝修的成本不菲,特別是在當前生活成本飆升的情況下。然而,加拿大稅務局(CRA)提供了一些與住房相關的稅收抵免,幫助房主減輕經濟壓力。以下是房主可以考慮的四大稅收抵免:

1. 多代住房裝修稅收抵免(MHRTC)

自 2023年 起,CRA 推出了一項 可退還的稅收抵免,允許符合條件的房主申請。此抵免專為幫助家庭中長者或符合殘疾稅收抵免條件的成年親屬創建獨立生活空間的裝修費用。

  • 適用範例:增設廚房或浴室,為長者在地下室設立獨立臥室等。

  • 抵免金額:可申報高達 50,000加元 的裝修費用,按 15% 的稅收抵免比例計算,最高可返還 7,500加元。

2. 住宅無障礙稅收抵免(HATC)

此項 不可退還的稅收抵免,專為 65歲以上老年人 及 殘障人士 提供支持。

  • 每年抵免額度:上限為 20,000加元,按符合條件費用的 15% 計算,最高返還 3,000加元。

  • 適用範例:安裝扶手、坡道、無障礙淋浴間改造等。

  • 包含費用:建築材料、設備租賃、設計圖紙和相關許可費,但不包括自雇使用的工具費用。

3. 搬家費用稅收減免

如果因 工作需要 搬家到距離現住地至少 40公里 以外的新住所,可申請搬家費用抵減,需填寫 T1-M表格。

  • 可申報的費用:

    • 運輸與倉儲:如包裝和搬運費。

    • 交通費:搬遷途中發生的交通、餐飲和住宿費用。

    • 臨時住宿費:新家附近最多 15天 的過渡住宿費用。

    • 取消舊房租約的費用。

    • 舊房維護費:如空置期間的利息、保險和取暖費,最高 5,000加元。

4. 自營職業或家庭辦公室稅收減免

如在家設有商業用途的辦公空間,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即可申請稅收減免:
a. 空間是您的 主要營業地點;
b. 該空間 用於商業活動,並經常用於接待客戶。

  • 計算方法:根據辦公空間在房屋中的面積比例及使用時間進行計算。即使是租房者,也可以抵扣相關租金,但金額不得超過 淨營業收入。

總結:
合理利用上述稅收抵免政策,房主可有效減輕經濟壓力。不論是為家庭創造獨立空間,還是搬家或運營家庭辦公室,都有相應的稅務優惠幫助您節省開支!

 

最新消息 2024-11-20

繼本月初推行行李新收費後,加航(Air Canada)自1月21日起,將對以基本票價訂票且未選擇預先選座的乘客,於辦理登機手續時免費分配座位。除此之外,往返北美至亞洲的航班,托運行李將根據新的收費標準進行調整。

根據加航的表示,若基本票價乘客未付費選擇座位,並希望在辦理登機手續時更改自動分配的座位,則需支付額外的座位更改費用。如果旅客是與家人或需協助的人同行,加航仍將依照現行政策,優先安排同行者座位相鄰。

同日起,加航還推行了新的托運行李政策,適用於1月21日或之後購買經濟艙基本機票,並且往返美加至亞洲或南太平洋航線的乘客。該政策與其他國際航線的收費標準相一致,具體費用如下:

  • 第一件行李:75加元/美元

  • 第二件行李:100加元/美元

這已經不是加航本月第一次調整收費政策。自2025年1月3日起,預訂北美內陸航線或往返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乘客,將需要為隨身行李支付額外費用。從此日起,購買上述航線的基本經濟艙機票的乘客,仍可攜帶一件小型個人物品登機,例如手袋或筆記型電腦包等。然而,隨身的行李箱、旅行袋或大型背包,則需支付額外費用。

所有費用以加航最新公布為準,更多詳情可參閱官方網站。

 

最新消息 2025-01-26

當馬克·卡尼(Mark Carney)宣誓就任加拿大第24任總理時,他的妻子戴安娜·福克斯·卡尼(Diana Fox Carney)也成為了全國關注的焦點。

然而,這位加拿大新晉總理夫人可不是你想象中的“時尚貴婦”——這位低調到幾乎不化妝、熱愛熨衣服的環保鬥士,竟然是從英國養豬場走出來的農場女孩!

這位低調又親切的第一夫人,究竟有何不為人知的故事?

自從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與前妻蘇菲分居後,總理夫人的位置一直空缺。直到經濟專家馬克·卡尼(Mark Carney)在近日當選為新任自由黨領袖,並順利成為加拿大第24任總理後,他的夫人戴安娜才正式走進了聚光燈下。

不過,戴安娜不僅是一位經濟學家,更是一位環保政策專家,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獨樹一幟,展現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第一夫人形象。

作為一名英國人,戴安娜在牛津大學求學期間與卡尼相識。當時,馬克是校冰球隊的聯席隊長,而戴安娜則是女子冰球隊隊員。兩人因共同愛好冰球結緣,最終於1994年步入婚姻殿堂。如今,這對夫妻已育有四個女兒,分別是克莉歐(Cleo)、苔絲(Tess)、艾米莉亞(Amelia)和薩莎(Sasha)。

在今年3月的自由黨領袖選舉勝選之夜,戴安娜罕見地高調亮相,穿著一套鮮紅色的套裝,與大女兒克莉歐一起坐在前排,現場溫馨感人。

大女兒克莉歐更在台上介紹自己的父親,稱馬克是個“既專注又善良、還很有幽默感”的好爸爸。

戴安娜雖然不常公開露面,但生活中的她卻充滿了趣味和反差萌。儘管出生在英國富裕的養豬商家庭,她卻格外熱衷環保,甚至因為批評瓶裝水的過度消費和一次性茶包對環境造成浪費而登上媒體頭條。

此外,她外出購物時總是自帶不鏽鋼保溫杯,騎自行車買菜,買多了甚至會打電話找朋友幫忙載回家。

與人們想象中穿梭在派對與社交場合的“第一夫人”截然不同,戴安娜最喜歡的居然是周末早晨在家熨衣服,這份平凡的快樂令她倍感輕鬆。

除此之外,她熱愛種花、瓷器、現代舞和滑雪,最討厭的事居然包括為上學的孩子準備午餐盒、開長途車以及遲到和浪費。

戴安娜的學術背景相當令人讚嘆,她已取得牛津大學農業經濟學碩士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學位,還曾在加拿大知名智庫“加拿大2020”擔任副總裁,並曾發表過兩篇學術刊物。

不過,她目前的工作狀況卻是個謎,據《人物》(People)雜誌報導,她現在似乎暫時告別職場,專注於家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這對夫妻每年結婚紀念日都會一起購買一幅名畫作為紀念,私下也常到溫布頓網球賽現場觀戰,算是生活中少數能見到他們身影的公開場合。

但有趣的是,這位優雅的經濟學專家卻承認自己毫無化妝天賦,更特別強調不懂如何塗好唇膏。如此耿直的自嘲,不免讓人感到可愛又親切。

如今,隨著丈夫正式就職總理,戴安娜·卡尼也以第一夫人身份,陪同丈夫出訪法國。她的親民低調、富有個性的生活方式,能否成為加拿大民眾的新寵?

 

最新消息 2025-03-31

為了幫助因加美貿易戰受到影響的工人,加拿大政府近日推出一系列**就業保險(Employment Insurance,簡稱EI)**的臨時新措施。就業及家庭部長麥金農(Steven MacKinnon)於3月21日宣布,這些措施將通過試點計劃實施,並為期六個月。

👉🏻麥金農:政府迅速行動 保護就業與經濟

麥金農在聲明中強調:「面對重大挑戰,加拿大工人一直展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然而,關稅及由此引發的經濟不確定性卻超出了他們的掌控範圍。因此,加拿大政府迅速採取行動,調整關鍵項目,以保護工作機會、工人及整體經濟。」

本次EI改革共涉及三項臨時措施,可幫助失業人士更快、更輕鬆地領取福利金。

👉🏻EI三大新措施細節公開

  1. 提高地區失業率門檻 讓更多人符合EI資格

    • 每個EI地區的失業率將上調1個百分點,且最低不低於7.1%。

    • 根據EI規則,失業率越高的地區,申領EI所需的工作時數越低(最多不超過630小時),可領取的福利時間更長(最多可額外領取四周)。

    • 此調整將使更多人能夠更早獲得失業補助。

  2. 允許失業者同時領取遣散費、假期薪資和失業金

    • 以往規定要求失業人士必須先用完遣散費和假期薪資,才能領取失業金,但此次改革取消了這項限制。

    • 申請者即使尚未用完遣散費或假期薪資,也可提前開始領取EI福利金。

  3. 取消等待期 失業第一周即可領取EI

    • 新的措施將免除EI等待期,允許失業人士從第一周開始獲得補助,以緩解收入驟減帶來的影響。

    • 所有類型的索賠人(包括普通、特殊及漁業類別)均符合此項新規的資格。

👉🏻福利增加 保費下降

除了這三項新措施外,加拿大政府今年還調整了EI的保費及最高可領取金額。

  • 從2025年1月1日起,最高可保收入(MIE)將從63,200加元提高至65,700加元。

    • 若年薪超過65,700加元,僅需為這部分收入繳納EI保費。

  • 雇員的EI保費降低,每100加元的可保收入,保費從1.66加元下降至1.64加元。

  • 雇主的保費也下降,每100加元的可保收入,保費從2.32加元降至2.30加元。

  • 每周EI最高福利金上調,從668加元增至695加元(增幅27加元)。

  • 申請育兒假延長的家庭,每周最高福利金從401加元提高至417加元。

👉🏻這些人群也可申請EI

在加拿大,除了失業人士,以下情況也可符合EI資格:

  • 懷孕或分娩後休產假

  • 因病無法工作

  • 新生兒父母

  • 照顧生病、受傷或有生命風險的親屬
     

注意:只有在過去一年內繳納EI保費的人才符合資格, 自僱人士可選擇繳納EI保費以獲取福利。

👉🏻政府加碼援助企業 減少貿易戰影響

除了本次EI改革外,聯邦政府還計劃推出額外的經濟扶持措施,以減輕美加貿易戰與關稅對企業和國民的影響。

  • 為出口商提供50億元資金,協助他們開拓美國以外的新市場。

  • 提供5億元貸款計劃,支持直接受到關稅影響的企業。

  • 投入10億元於農業領域,加強農業資金支持計劃。

未來幾個月,加拿大政府可能會進一步調整相關政策,以確保國內勞工與企業能夠應對貿易戰帶來的衝擊。

 

最新消息 2025-03-31

👉🏻加拿大熱門移民途徑開放,預計申請者踴躍

3月31日,備受關注的**「護理移民試點計劃」**(Home Care Worker Immigration Pilot)將於上午10點正式開放申請,預計數萬名臨時居民將為有限的名額激烈競爭。

根據加拿大移民部(IRCC)公告,本次試點計劃將提供5,500個永久居民(PR)申請名額,其中:

  • 2,750個名額分配給兒童護理工作者

  • 2,750個名額提供給老年或家庭護理人員

申請採取**「先到先得」**的方式,名額滿即關,許多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正摩拳擦掌,準備迎戰這場「網速大戰」。

 


 

👉🏻新政放寬條件,吸引更多申請者

本次開放的護理移民試點計劃相較過去更為寬鬆,主要變更包括:

  • 僅需六個月相關工作經驗或完成六個月培訓

  • 語言要求降低

  • 需獲得私人家庭或合格機構的全職工作邀請

這些新規定意味著,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數將大幅增加,競爭勢必更加激烈。

此外,該計劃還允許護理人員:

  • 抵達加拿大後立即獲得PR身份

  • 為提供臨時或兼職護理服務的機構工作

  • 更容易轉換至可靠雇主的正式護理崗位

然而,名額有限,使得申請者陷入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

 


 

👉🏻大批申請人孤注一擲:「搶不到只能黑下來!」

來自菲律賓的Gabriela Adlawan,以及數萬名護理人員,將這次申請機會視為改變命運的關鍵。

這些外籍護理人員多年來在加拿大努力工作,卻始終難以獲得穩定身份。批評人士指出,加拿大每年僅提供少量護理移民名額,導致許多外籍勞工在簽證到期後陷入非法滯留的高風險境地。

現年49歲的Adlawan,過去曾在科威特與台灣擔任助產士十年,後來以國際學生身份來到加拿大,在安大略省Sault College修讀護理課程。她原本計劃透過**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或安省PSW省提名(Personal Support Worker)**獲得PR,但政策變動讓這些路徑變得遙不可及。

目前,她在多倫多擔任三名兒童的保姆,而她的工作簽證將於今年9月到期。她的丈夫與10歲兒子亦依賴她的工作簽證合法居留。

「如果這次申請失敗,我會覺得自己辜負了家人。」她表示自己已準備好所有文件,全力衝刺這次機會。

 


 

👉🏻「饑餓遊戲」上演:申請人不惜砸數千加元搶名額!

隨著開放時間臨近,社群媒體上的「Home Child Care Provider」群組已被申請者的討論洗版。許多人焦急地交流材料準備細節,也有申請者抱怨雇主拒絕填寫移民表格。

更有不少移民顧問趁勢推出**「搶名額」服務**,價格動輒數千加元,令不少申請者倍感壓力。

移民維權組織**「移民工人聯盟」(Migrant Workers Alliance for Change)表示,這次開放的護理移民試點將是成千上萬名臨時居民「轉正」的唯一機會**。

「誰能在當天上午請假、坐在網速快的電腦前,誰就更有機會搶到名額。」該組織負責人Syed Hussan預測,申請系統開放後幾小時內,所有名額將被搶光。

過去幾輪的護理類移民計劃(如Live-in Caregiver Program、Home Child Care Provider Pilot、Home Support Worker Pilot),雖然沒有名額上限,但每年僅有約5,000人成功獲得PR,導致大量申請人長年等待。

Hussan強調,一旦成功提交申請並進入審核程序,申請人即可獲得「過渡開放工簽」(Bridging Open Work Permit),在等待審核期間仍可合法工作。

 


 

👉🏻加拿大移民政策收緊,門檻提高

根據IRCC數據,2019年至2023年間,兩大護理移民試點計劃共收到37,568份申請,但截至2023年3月,僅2,581人獲得PR,1,971人被拒,其餘仍在審核中。

由於加拿大房價飆升、公共資源緊張,聯邦政府正在收緊移民政策:

  • 2025年起,年度永久居民配額將從50萬人減少至39.5萬人

  • 近期大幅削減臨時外勞與國際學生配額

  • 「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積分制提高門檻

移民顧問Macdonald Scott表示:「許多人來來回回地嘗試不同移民系統,只為了找到合法留下來的方法。」

 


 

👉🏻加拿大移民部「一刀切」:LMIA加分一夜清零!

本週,加拿大移民部正式取消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系統中的LMIA(勞動市場影響評估)加分。這項改變意味著,申請人即使持有加拿大雇主提供的LMIA工作邀請,也無法獲得額外分數。

  • NOC 00類(高管/技工)申請者少了200分

  • 其他職業類別申請者減少50分

 


 

👉🏻加拿大新增兩大移民試點計劃

  1. 農村社區移民試點(RCIP)

    • 旨在吸引技術工人定居,解決農村地區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 2025年1月正式啟動,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2. 法語社區移民試點(FCIP)

    • 支持魁北克以外地區的法語少數族裔社區發展。

    • 目標是提升法語人口比例,同時促進經濟成長。

 

最新消息 2025-03-31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3月26日正式簽署公告,宣布自4月2日起,對所有進口汽車及零配件加徵25%關稅。然而,短短數小時後,美國政府態度突變,白宮發言人及商務部長接連證實,加拿大進口的汽車及零部件將獲得“有條件豁免”。

👉🏻加國汽車零件免關稅,美墨加協定成關鍵

白宮發言人哈里森·菲爾茲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關稅調整針對所有外國製造的乘用車、輕型卡車及關鍵零部件(包括引擎、變速箱、動力總成部件等),但凡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標準的零部件將免於徵稅。

與此同時,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透露,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親自向他確認,只要加拿大製造的整車內含50%以上的美國製零部件,即可免除新關稅;若美國零部件比例低於50%,則將被徵收12.5%的關稅,即原定25%稅率的一半。

👉🏻加拿大汽車產業受影響?93%出口美國

根據加拿大車輛製造業協會統計,加拿大所生產的汽車 93%皆出口至美國,2023年出口美國的汽車總額高達470億加元。其中,安大略省對美國的貿易額占全省總額的82%,單是汽車出口即占該省30%的經濟份額。

鑑於美國突如其來的關稅變動,加拿大政府尚未做出具體反制措施。福特透露,他已於27日與加拿大總理卡尼進行溝通,並強調:「面對美國的最新關稅措施,加拿大必須進行報復」,但確切對策將待4月2日美方公布所有關稅細節後再行決定。

 

最新消息 2025-03-31

2025年加拿大聯邦大選將於4月28日舉行,本次選戰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掀貿易戰威脅,加拿大經濟穩定與國際關係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聯邦自由黨(Liberal Party of Canada)與聯邦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作為兩大主要政黨,誰將主導下屆政府成為焦點。本文將深入比較兩黨在稅收、移民及房地產等關鍵政策上的分歧,並分析其對普通民眾的潛在影響。

【稅收政策】

自由黨與保守黨皆主打減稅,但具體方案與影響截然不同。

🔹 自由黨(領袖:馬克·卡尼 Mark Carney)

  • 承諾將最低收入稅階從 15% 降至 14%,雙職工家庭每年可節省 825 加元。

  • 減稅資金將來自優化政府支出,確保不影響醫保、托兒、牙科計劃。

  • 碳稅:取消消費者碳稅,但保留企業工業碳稅,以企業為主承擔減排責任。

🔹 保守黨(領袖:博勵治 Pierre Poilievre)

  • 提議將最低稅階降至 12.75%,雙職工家庭可省 1,800 加元,比自由黨更激進。

  • 財政來源:削減政府浪費性支出及縮減聯邦機構。

  • 碳稅:全面廢除聯邦碳稅,視其為「懲罰性稅收」,主張透過市場機制減排。

📌 解析:面對經濟壓力與高生活成本,兩黨皆以減稅爭取選票。自由黨強調財政可持續性,而保守黨則主張大幅削減稅收與政府支出,對公共服務可能帶來影響。

【移民政策】

移民政策是本屆大選的核心議題之一,兩黨立場分歧明顯。

🔹 自由黨

  • 2025年計劃接納 39.5 萬名永久居民,強調移民對經濟的正面影響。

  • 聚焦高技能移民,通過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和省提名計劃(PNP)吸納人才。

  • 繼續支持家庭團聚及難民安置計劃。

  • 針對國際學生與臨時外勞,將嚴管學簽、打擊「文憑工廠」,但提供更多移民渠道。

🔹 保守黨

  • 計劃大幅削減移民人數,將移民政策與住房及基礎設施承載力掛鉤,預計減至 20-25 萬人/年。

  • 限制國際學生與臨時工簽,強化財務與住房要求,降低留學生畢業後移民機會。

  • 更嚴格監管難民政策,優先私人贊助模式,而非政府資助。

📌 解析:自由黨延續親移民立場,視移民為勞動力短缺與經濟增長的關鍵,而保守黨則強調本地就業與住房壓力,政策偏向更嚴格的移民控制。

【房地產政策】

加拿大面臨住房負擔能力危機,兩黨都提出對策,但策略大相徑庭。

🔹 自由黨

  • 承諾未來十年將房屋建設速度提升一倍,目標 400 萬套住房。

  • 取消 100 萬加元以下房屋的商品及服務稅(GST),最高可省 5 萬加元。

  • 政府主導房市,直接投資可負擔住房,降低建築成本,加快審批流程。

🔹 保守黨

  • 市場導向方案,減少政府干預,透過釋放公共土地與減少房市監管刺激市場建設。

  • 出售 15% 的聯邦建築,改造為經濟適用房。

  • 取消 130 萬加元以下新建房屋 GST,最高可節省 6.5 萬加元,比自由黨更具吸引力。

📌 解析:自由黨偏向政府直接投資與補貼,保守黨則強調市場導向改革。兩黨政策均可能影響未來房價與供應,選民應關注其實施效果。

【選戰觀察】

加拿大選情受內部經濟壓力與外部特朗普貿易戰風險影響,兩黨分歧明顯:

  • 自由黨側重穩健減稅、維持移民與政府投資,力求財政可持續。

  • 保守黨則主張大幅減稅、削減移民與政府干預,強調市場驅動。

📌 4 月 28 日大選在即,選民將決定加拿大未來四年的發展方向!

 

最新消息 2025-03-31

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BC省居民是否應該擔心食品危機?一份最新報告揭示了BC省對美國農產品的高度依賴程度,情況令人憂心。

📌 BC省農產品依賴美國有多嚴重?

根據研究公司(ResearchCo)的一項調查,加拿大約有 61% 至 80% 的蔬菜從美國進口。此外,僅有 36% 的BC省人知道約 21% 至 40% 的水果來自美國。

54% 的受訪者對於如果食品供應受限,本地食品生產商能否提高產量抱持信心。而對於本地生產者來說,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超過五分之三的BC省居民表示,他們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本地水果與蔬菜。

📌 BC省農民生存困境

BC省農民倡導者加甘·辛格(Gagan Singh)一直致力於幫助農民組織起來,應對當前的貿易戰影響。他形容當前農業前景黯淡。

「由於成本上升、政府的限制性政策及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BC省的農民正面臨創紀錄的破產,」辛格在新聞稿中表示。他正努力推動農業現代化,並制定策略以幫助農民在嚴峻的經濟環境中生存。

辛格繼承了父親在阿伯茨福德(Abbotsford)的一座農場,該農場市值可達數百萬加元。他指出,如今想投身農業的人可能難以負擔農場抵押貸款。此外,繁文縟節與官僚主義讓農民即便想種植新作物,也需要漫長的政府批准程序。

「無論你是白人、棕色人種、中國人、藍莓種植者或奶牛場主,我們都面臨相同的問題。」辛格希望促使市政府與農民直接對話,以推動農業發展。

📌 BC省食品供應鏈的隱憂

想更深入了解BC省食品供應狀況的居民,可以參考由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學者納文·拉曼庫蒂(Navin Ramankutty)教授和庫尚克·巴加(Kushank Bajaj)博士開發的「加拿大食品流」(Canada Food Flows)工具,該工具可準確顯示特定商品來自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比例。

巴加博士表示:「我們希望『加拿大食品流』能幫助加拿大人了解食品來源,並引發關於氣候變遷與貿易政策影響的討論。」

根據「加拿大食品流」的數據顯示,2022 年,BC省 81% 的菠菜、70% 的生菜、31% 的番茄和 75% 的洋蔥來自美國。

📌 本地農業的機遇與挑戰

BC省的食品生產模式通常是「本地生產、出口國外」,2022 年BC省農業食品、加工食品及飲料與海產品出口總額達 61.6 億加元(較 2021 年成長 20.5%)。其中,對美國的出口佔 BC 省農產品出口總額的 81.3%,海產品出口的 67.8%。

儘管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帶來挑戰,但也可能促使BC省居民更關注本地農業發展。辛格認為,關稅可能減少出口,進而增加國內供應,最終導致價格下降。

然而,另一個問題是農業人口老化。「2011 年BC省農業普查顯示,BC省農場經營者的平均年齡為 55 歲,如今這一數字可能接近 66 歲。」

「我們必須讓年輕人投入農業,因為他們擁有創新解決方案,更有可能推動改變,」辛格表示。

📌 BC省消費者如何應對?

辛格建議,BC省居民可以透過三種方式適應當前情勢:

  1. 提高消費意識——開始閱讀食品標籤,關注農產品來源。

  2. 學習種植自己的食物——辛格認為,這能提升人們對本地農業的尊重與感激。

  3. 參與政策改革——關注農業相關政策,推動減少農民負擔的法規改革。

 

最新消息 2025-03-31

2025年3月28日,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了首次通話。這是自3月14日卡尼上任以來,加美兩國領導人之間的首次正式交流。

特朗普在當天表示,與卡尼進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通話”,並不再稱其為“州長”。他表示期待在加拿大大選後與卡尼會面。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稱:“我剛剛與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通話,這是一次非常有建設性的交流。我們在許多問題上達成了一致,並計劃在加拿大大選後立即會面,圍繞政治、商業及其他重要議題展開合作,這將有利於美國和加拿大。”

在周四(3月27日),卡尼暫停了競選活動,以應對特朗普的最新威脅,並在渥太華與內閣會面。加拿大總理辦公室也發出聲明表示,卡尼與特朗普通話時一致同意,加美兩國將在4月28日加拿大大選後啟動新的經濟與安全關係談判。

卡尼在聲明中表示:“這次對話僅僅是談判的開始,而不是結束。”他還透露,在私人電話中,特朗普表示“尊重加拿大的主權”。

特朗普在後來的記者採訪中則稱,如果加拿大對美國經濟採取行動,他“絕對”會兌現對加拿大施加“大規模關稅”的威脅。

儘管如此,特朗普在談及加拿大時的語氣相比過去有所軟化。此前他曾指責加拿大在貿易上“佔美國便宜”,但這次並未重提此話題。

特朗普還表示:“我不是針對加拿大,但許多國家一直在利用我們。我們進行了非常好的交談,總理和我。我認為美加之間的事情會非常順利地解決。”

📌特朗普態度為何突然緩和?

分析認為,特朗普態度變化背後可能有幾個原因:

  1. 特朗普意識到自己已成為加拿大大選的影響因素
    近兩個月,加拿大自由黨的民調大幅反彈,特朗普及其盟友的言論可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特朗普陣營可能意識到這一點,開始調整策略。

  2. 卡尼≠杜魯多
    特朗普對杜魯多的蔑視眾所周知,而卡尼作為新任總理,特朗普可能願意重新審視對加拿大領導人的態度。

  3. 美加關係緊張引起華盛頓關注
    卡尼近日表示,如果特朗普推動汽車關稅計劃,加拿大將採取報復措施,並表示“我們與美國之間建立在經濟和安全合作基礎上的舊關係已經結束”。

  4. 美國民意不支持對加拿大採取強硬政策
    民調一再顯示,美國民眾普遍不支持對加拿大加徵關稅,也不願意將加拿大視為“第51個州”。特朗普可能意識到繼續對加拿大施壓沒有選票支持。

儘管特朗普的態度發生變化,但他的立場能否持續仍存在不確定性。如專家所言:“這只是一次聲明,一通電話,特朗普的態度就像天氣一樣,變化無常。”

 

最新消息 2025-03-31

隨著加拿大大選即將到來,加拿大人將前往投票站選舉新一屆政府。根據CityNews-Leger的最新民調,選民希望在下屆政府中看到哪些政策的延續。

超過半數的加拿大人認為,不論誰當選,下屆政府應繼續執行禁止外國人購房計劃(59%)和全國牙科保健計劃(53%)。

緊隨其後的是藥物保險和每日10加元的兒童托管服務,分別為47%和46%。

同時,大麻合法化、碳稅及土著和解倡議是加拿大人較不希望繼續實施的政策。

儘管保守黨選民對上述前三項政策有較強的興趣,但仍有9%的人表示不希望繼續推動這些政策。

與保守黨選民相比,自由黨和新民主黨的選民更傾向於支持這些政策的延續。

在進行民意調查時,超過60%的加拿大人認為碳稅應該重新評估,其中43%的人認為應該完全取消碳稅,21%的人則認為應該實施不同的碳定價計劃。

這一問題主要由保守黨推動,76%的保守黨選民表示希望取消碳稅。另有16%的人認為應該保留碳稅,20%的人不確定或表示不知道。自由黨、新民主黨和綠黨的選民則偏向於選擇不同的碳稅或保留現有碳稅。

魁北克省對取消碳稅的支持率最低,僅有26%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取消碳稅。

在馬克·卡尼(Mark Carney)擔任總理後,他採取的首項措施之一就是取消碳稅中的消費者部分,該稅項將於4月1日生效。針對工業排放大戶的碳稅仍然有效。

關於加拿大的房價問題,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移民是推動國內房價上漲的重要因素。然而,也有一部分人樂觀地認為,未來房價將變得更加負擔得起。

僅有35%的加拿大人不同意房價會變得更加可負擔,而他們認為所處省份(75%的受訪者)和聯邦政府(77%的受訪者)未採取足夠措施來管理這一問題。

此次在線民意調查於3月10日至13日進行,涵蓋1504名18歲以上的加拿大人,並根據年齡、性別、地區和教育程度加權,以確保樣本具有代表性。這樣規模的機率樣本的誤差範圍為+/- 2.49%。

 

最新消息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