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公園一直是溫哥華的必遊景點,相信每位新到大溫地區的朋友都曾打卡過這一標誌性景觀。然而,該公園著名的原住民圖騰柱將於今年九月被移除,將與大家告別。
據《City News》報導,溫哥華市政府於8月14日發布消息稱,在史丹利公園屹立了40年後,由夸扣特族藝術家艾倫·尼爾雕刻的六米高的卡卡索拉斯圖騰柱將歸還給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人類學博物館(MOA)。
市政府表示,此次遷移是1985年MOA與溫哥華公園及娛樂委員會達成的長期租借協議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圖騰柱。溫哥華方面表示,由於長期受日曬雨淋,木雕圖騰柱的狀況已經不甚理想。聲明中指出:「根據對這根柱子的評估,尼爾家族決定將這根柱子歸還給MOA,以便將來能夠妥善保存,並繼續傳承艾倫·尼爾的歷史和遺產。」
目前,從史丹利公園布羅克頓角遷至MOA的時間定於2024年9月4日星期三。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大家仍然可以前往史丹利公園與這根圖騰柱打卡留念。
此外,即使拆除也不代表這根圖騰柱會消失,大家依然可以前往MOA博物館欣賞這件工藝品。據悉,卡卡索拉斯圖騰柱雕刻於1955年,其特徵包括頂部胸前抱着鯨魚的雷鳥、後面跟隨着抱着虎鯨的海熊、抱着青蛙的人、巴克瓦斯(森林野人)、祖努克瓦(森林巨人)和底部的烏鴉等著名人物。
市政府表示,這根柱子是在史丹利公園的尼爾·弗格森角工作室雕刻而成,由伍德沃德百貨公司委託,最初亮相於阿爾伯塔省埃德蒙頓的西山購物中心。
1984年,伍德沃德百貨將該圖騰柱捐贈給了MOA。市政府表示:「該柱子由艾倫·尼爾的兒子羅伯特·尼爾進行修復,並於1985年根據長期租借協議安裝在史丹利公園的布羅克頓角。」
市政府還表示,遷移木柱所需的程序或儀式將由尼爾家族決定,並將通知馬斯昆族、斯闊米什族和茨萊爾-沃圖斯族等原住民。
對於圖騰柱的遷移,許多網友仍表示不捨:
「看到它要被拆除真的很難過,但能夠妥善保護文物也是件好事。」
「簡直不敢相信。對我來說,它彷彿永遠都會屹立在史丹利公園。」
「好在它沒有完全消失,只是遷移到別處而已。」
「2016年來到加拿大至今,我經常會看到這根圖騰柱或在其附近活動。很高興它能夠被保護起來。」
不知道你對史丹利公園的圖騰柱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回憶?
如果有想再打卡的朋友,可以趁著九月前再次前往史丹利公園參觀這根有着四十年歷史的地標性建築哦。
據知情人士透露,歷經13年建設、屢次延期的Eglinton Crosstown輕軌(LRT)終於迎來通車時間表,預計將於2025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然而,目前官方尚未發布正式公告,該消息仍來自匿名爆料。
消息人士:輕軌6月完工 9月交由TTC營運
根據《多倫多星報》報導,兩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該輕軌項目預計將於2025年6月完工,並於9月正式移交給**多倫多公車局(TTC)**負責營運。
負責施工的Crosslinx Transit Solutions計畫在6月結束最後的建設工作,隨後進行營運測試。而在3月6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Aecon建設公司執行長Jean-Louis Servranckx亦證實,Eglinton Crosstown輕軌預計將於2025年「年中」竣工。
Metrolinx謹慎推進 以避免重蹈渥太華LRT覆轍
雖然Eglinton Crosstown輕軌的建設已基本完成,但Metrolinx一直謹慎推進,避免重蹈渥太華LRT的覆轍。
渥太華LRT在建設期間曾發生塌陷,通車後也因多次脫軌及惡劣天氣導致停運,嚴重影響公共交通。因此,Metrolinx在開通前持續進行嚴格測試,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歷時13年建設:延期、訴訟、技術問題不斷
Eglinton Crosstown輕軌原定於2020年通車,但因疫情、施工延誤、軟體故障、法律訴訟等諸多問題,導致開通日期一再推遲。
2023年,《多倫多星報》曾獲得該輕軌的獨家參觀機會,但當時Metrolinx仍未能提供確切的開通時間表。
2024年8月,安省省長福特(Doug Ford)辦公室甚至指示Metrolinx暫不公布通車日期,原因是省政府對具體時間仍存疑慮。
省長福特:「2025年內一定通車」
儘管過去多次推遲,省長福特仍在2025年2月的競選活動中強調,他**「非常有信心」**該輕軌將於今年內正式開通。
他雖未透露確切日期,但強調**「安全是首要任務」**,目前已展開營運人員的培訓工作,以確保開通後順利運作。
另一條輕軌 Finch West LRT 仍未確定通車時間
與Eglinton Crosstown輕軌不同,**Finch West輕軌(LRT)**的開通時間仍不明確。
該項目於2018年動工,原計畫2024年正式營運,但目前仍未公布具體開通日期。這條全長10公里、設有18個車站的輕軌將連接Finch West地鐵站與Humber學院,未來將大幅提升當地交通便利性。
2025年9月有望迎來歷經13年的全新交通線路
儘管Eglinton Crosstown輕軌的開通時間仍存在變數,但如果一切按計畫進行,多倫多市民終於有望在2025年9月迎來這條歷時13年、耗資百億的全新交通動脈!
近日,加拿大非營利組織 Leadnow 公布了一項備受關注的「年度奸商獎」投票結果。來自加拿大各大頂尖企業的六位高管榜上有名,其中包括食品雜貨業巨頭 Loblaw Companies Ltd. 的董事長 Galen Weston Jr.。
👉🏻「奸商」評選,直指企業貪婪
Leadnow 在社交媒體 X(原 Twitter)發文稱:「是時候讓貪婪的企業名正言順地出頭了!從食品雜貨巨頭到電信公司、化石燃料、房地產和武器製造行業——我們列出了加拿大一些最嚴重的牟利者。」
Leadnow 提到,韋斯頓入圍的原因包括:
-
在 負擔能力危機 下,創紀錄數量的加拿大人被迫前往食物銀行,而 Loblaw 的營業收入卻達到 10.91 億加元,同比增長 8.4%。
-
他因 食品價格過高 成為消費者抵制的對象,但在聯邦規管壓力下,最終配合了相關要求。
-
韋斯頓的 2022 年薪酬 高達 1170 萬加元,包括他在母公司 George Weston Ltd. 的薪水。
👉🏻Loblaw 的「暴利」風波
今年以來,Loblaw 集團飽受爭議。其食品價格大幅上漲引發公憤,數萬名消費者在今年 5 月發起針對 Loblaw 旗下超市的抵制行動,矛頭直指韋斯頓。
此外,11 月《麥克林》雜誌將韋斯頓列為加拿大最富有的人之一,估計其身價高達 180.5 億加元。
👉🏻其他「奸商獎」入圍者
除了韋斯頓,本次入圍「年度奸商獎」的還包括:
-
Suncor 公司 首席執行官 Richard Kruger
-
通用動力公司和軍械與戰術系統公司 總裁 Firat H. Gezen
-
羅傑斯通訊公司 首席執行官 Tony Stafieri
-
加拿大皇家銀行 首席執行官 Dave McKay
-
Dream Unlimited 首席執行官 Michael J. Cooper
👉🏻網友熱議:符合奸商定義嗎?
這份名單一經發布,引發廣泛討論。不少人表示這些高管確實代表了企業的貪婪本質,也有人質疑是否該用這種方式對個人進行評判。
你覺得這些人是否符合「年度奸商」的定義?
上周四(14日)早晨,多倫多大學校園內驚現駭人命案,一具男性屍體橫陳在教學大樓外,頭部滿是鮮血,現場畫面震驚目擊學生。警方已證實此案為兇殺案,並展開全面調查。
✅學生驚見屍體 校園內氣氛詭異
當天上午8時20分左右,多倫多警方接獲緊急報案,迅速趕到Leslie L. Dan 藥學院大樓外,案發地點位於Queen’s Park Crescent West與College Street交界處。
急救人員趕到現場後,發現男子已無生命跡象,並未將任何人送醫,顯示死者當場死亡。事件發生時正值學生上課時間,不少人親眼目睹駭人場面,震驚不已。
其中,一名學生瑪麗(Marlee Ren)是最早發現屍體的目擊者之一,她受訪時仍心有餘悸:「我看到一個人躺在兩棟大樓之間的通風柵格上,校方工作人員試圖喚醒他,甚至為他蓋上外套,但怎麼叫都沒有反應。」
✅華人留學生誤闖現場 近距離目睹駭人景象
有中國留學生在社交媒體上透露,自己誤闖案發現場,驚嚇之餘仍難以置信:「早上9點的時候,現場還沒拉警戒線,我只是想抄近路走側門,結果一不小心就經過了案發地點,當場嚇傻了!」
該名留學生表示,屍體旁有明顯血跡,橘色防水布蓋著死者的身體,現場氛圍詭異。「那灘血真的讓人頭皮發麻,我現在腦袋裡還是嗡嗡作響……」
✅警方最初稱「無可疑」 後改列兇殺案
起初,警方並未將此案視為可疑事件,然而,隨著調查深入,警方於周四下午改變說法,將案件列為兇殺案處理。
當日下午,警方封鎖藥學院大樓與C. David Naylor大樓之間的走廊,增派警員巡邏校園,防止意外發生。
一名剛從Queen’s Park地鐵站出來的學生目擊大批警力進駐:「我一出站就看到College和University街口停了大約8輛警車,還有一輛救護車,警察們圍著一塊黑布,四周全是警戒線,看起來像是發生了大事。」
✅目擊者:死者滿頭是血
在本地論壇上,不少目擊者熱議此案。一名網友發文:「今天早上8:15左右,我看到一個像流浪漢的人睡在長椅下,當時有人試圖叫醒他,沒想到過了一會兒,整個地方都是警車和法醫,才知道出事了!」
另一名目擊者則透露:「警方正在找人問話,據說死者滿頭是血,看起來不像是意外死亡。」
✅現場清理 當局呼籲知情者提供線索
周四下午3時30分,警方開始清理現場,工作人員移走覆蓋屍體的防水布,並用高壓水槍沖洗人行道上的血跡。屍體被移走後,一名路人將一束白玫瑰放在現場,悼念死者。
不久後,警戒線被拆除,花束也被挪到一旁的長椅上。
✅校方回應:未對校園安全構成威脅
對於此起案件,多倫多大學Leslie L. Dan 藥學院院長**麗莎·多洛維奇(Lisa Dolovich)**向全體師生發出公告,稱事件對校園安全並無影響,所有課程與活動將照常進行。
她同時提醒學生,部分通道可能因調查而暫時封閉,並鼓勵有心理壓力的師生尋求校內輔導服務。
✅警方展開兇殺案調查 盼知情者提供線索
截至目前,警方尚未公布死者身份,也未透露案件細節。
多倫多警方兇殺組已全面接手此案,並呼籲知情人士提供線索,任何掌握有用情報者,可撥打416-808-5200聯繫警方,或匿名向Crime Stoppers舉報。
最近,一段名為“印度小哥警告所有同胞加拿大正在大規模驅逐”的影片在社交媒體上瘋傳,並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根據網名為@mark_slapinski的用戶轉發,這段影片迅速引起關注。影片中,一位身穿黃色衣服的印度小哥大聲疾呼:“嗨,大家,我告訴你們,加拿大的大規模驅逐已經開始了!”
他繼續表示:“驅逐會首先從安省開始,然後擴展到溫哥華及其他地區,大家都在傳,警方將會來抓人!如果你是非法居民,或者工簽、學簽過期後仍在這裡生活或工作,請立刻離開這個國家!”
隨後,他補充道,如果還繼續停留,“你將會被拘留!他們會開始尋找目標,罰款最高可達12000至15000加元!他們還會將你關進監獄,長達3至6個月,甚至雇主也會被牽連!”
✅印度小哥警告道:“加拿大不會放過你們!趕緊走!”
根據他所說,溫哥華及周邊地區的當局已經開始對非法滯留的“黑戶”進行搜查和驅逐。
無論這則消息的真實性如何,網友們的反應卻異常熱烈,大家紛紛表示:“等了這麼久,加拿大終於動手了!早該這麼做!”
大量加拿大網友表示,本來簽證過期後不離開就是違法的,政府早該這樣做,必須趕緊將他們趕走!
先前,有一群戴著頭巾的男女在政府大樓前搭帳篷,聲稱驅逐“黑戶”是非法和不人道的。當時,這些言論讓許多加拿大人感到難以理解,並表示不滿。
如今,政府開始執行驅逐,長期等待的加拿大人紛紛支持這一行動,“全力支持大規模驅逐!”
有網友提到,最近在多倫多的一個商場裡,他看到一位戴著黑色頭巾、穿著黑色羽絨服的女子,在美食廣場向顧客乞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女子看起來並不像乞討者,反而像是在討債,並且對路人拍攝影片的行為表現出強烈的反應,甚至直接向攝像頭豎中指。
這位女子的手上還戴著一枚閃閃發光的戒指,這一幕讓眾多網友感到震驚和氣憤,紛紛指責這些“難民”欺騙社會福利資源。
至於是否印度小哥所說的驅逐行動在暗中進行,目前尚不確定。不過,加拿大移民部長曾表示,從今年起,將會對所有非法滯留者進行大規模驅逐,不論是工簽、學簽、旅遊簽還是探親簽,只要過期,都將被驅逐出境。
春假期間,來自全球各國的遊客湧入熱門度假勝地,加拿大人最愛的旅遊天堂——墨西哥,當然也不例外。然而,今天卻發生了令人氣憤的一幕——
一名男遊客不顧當地規定,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攀爬神聖的瑪雅金字塔庫庫爾坎神廟,引發現場人群的強烈反應!
今天正是千萬遊客前往奇琴伊察,目睹一年一度的“羽蛇神降臨”奇觀的日子。當日,陽光斜射在金字塔的階梯上,形成同蛇身蠕動下行的視覺錯覺,這一現象在瑪雅文化中具有極為神聖的意義。
當時,眾人正在虔誠地等待這一神聖的景象出現,突然,一名遊客衝上了高達25米、共有91級台階的神廟階梯!這一舉動讓周圍的遊客目瞪口呆,並立即引發了哗然。
現場的遊客特雷莎·阿羅約(Teresa Arroyo)用手機記錄下了整個過程。該男子不顧警示牌和安保人員的勸阻,突破阻攔,邊跑邊衝上了金字塔的陡峭石階。
有遊客先喊了一句:“你不能爬那個神廟!”
隨即,其他遊客也紛紛發出嘘聲,大聲叫罵:“白癡”、“蠢貨”!
見狀,一名安保人員也爬上階梯,試圖將該男子制止,但這名遊客行進迅速,迅速登上了金字塔頂部。不久後,兩名安保人員趕到,將他強行帶了下來。
本應是一次充滿神聖氛圍的活動,結果被這一事件打亂了。當該男子被架走時,許多情緒激動的遊客開始圍堵他,甚至有人動手對其進行毆打。
從現場的視頻來看,該男子被兩名警衛一左一右夾護著離開,周圍群眾仍緊隨其後,並高聲辱罵,部分人還伸手打他。警方試圖穩定現場秩序。
庫庫爾坎神廟是瑪雅文化中最具象徵意義的建築之一,屬於奇琴伊察遺址群的核心結構,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自2008年以來,為了保護這座千年古蹟,墨西哥政府已經禁止任何遊客攀爬這座金字塔,並在現場設有明顯的警示標誌和安保巡邏,但類似事件仍屢屢發生。
2023年,一名波蘭遊客曾無視規定,擅自登頂金字塔,當他被保安帶下來時,一名男子從後方用木棒重擊其後腦,引發了社會輿論的關注。
該名遊客事後被罰款並被拘留12小時,並解釋稱:“我只是想拍照上傳到社交媒體。”
墨西哥的文化保護團體和歷史學者紛紛發聲呼籲:“文化遺產不是拍照打卡的背景板,必須受到尊重。遊客來到這裡,應該遵守規定,好好享受,不要為了博取關注而忽視當地的規範。”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卑詩省(BC)政府將於本月底正式取消業主附屬房建設補貼計劃(SSIP)。
根據BC Housing官網資訊,該補貼計劃的申請截止日期為3月30日(星期日),之後將不再接受新的申請。
✅BC省附屬房建設補貼計劃即將終止
BC省的**附屬房建設補貼計劃(SSIP)**於2024年春季啟動,旨在提供貸款,幫助房主在主要住宅內建設附屬住房(如地下室套房或後巷屋),並以低於市場價格出租,以緩解住房短缺問題。
根據計劃規定,申請者需符合以下條件:
✔ 2023年報稅年度的家庭總收入低於22萬加元
✔ 承諾至少五年內以低於市場價格出租該附屬房
✔ 該房屋不能租給直系親屬
✔ 房產政府估值不得超過217.5萬加元
符合資格的房主可獲得最高4萬加元的貸款,若遵守計劃條款,甚至可免於償還。
為此,BC省政府於2023年特別撥款9100萬加元作為試點資金,以吸引更多業主參與。
✅BC省為何取消該計劃?
對於終止補貼計劃的原因,BC省住房廳長Ravi Kahlon表示,省政府目前正在重新評估政策優先順序,並決定專注於更迫切的住房需求。
Kahlon強調,由於當前經濟形勢不穩,BC省選擇不重複投入資源,而將資金轉向其他住房項目。他指出,聯邦政府已經宣布推出類似的全國性計劃,因此BC省不再獨立提供補貼,而是希望借助聯邦資源來繼續推動附屬房建設。
✅聯邦政府計劃能填補空缺嗎?
Kahlon提到的聯邦計劃,即**「加拿大全民附屬房建設計劃」**,該計劃於2023年底宣布,計畫於2024年內實施。
該計劃允許房主最高申請8萬加元貸款,並提供15年期限、最低2%利率,以幫助房主將閒置地下室改造為出租單位,或將車庫改建為後巷屋,從而提升社區住房密度。
該政策一方面能幫助房主減輕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能為租房市場提供更多可負擔住房。然而,建築業界對此計劃是否足以解決問題持保留態度。
✅建築業界質疑:「補貼金額遠遠不夠!」
雖然聯邦政府提供的補貼額度更高,但業界普遍認為仍不足以應對BC省高昂的建築成本。
溫哥華Lanefab Design Build公司聯合創辦人、首席設計師Bryn Davidson表示:「8萬加元的貸款頂多只能建造一個基本的車庫,而一個完整的附屬房通常至少需要60萬加元。」
此外,Davidson還指出,許多房主改造附屬房的目的並非出租,而是為了家人居住,因此即使有補貼,也未必能推動業主參與。
✅BC省省下的4千萬加元將如何使用?
BC省政府原計劃該補貼計劃持續至2027年,但如今提前兩年終止,預計將節省約4千萬加元。
對此,Kahlon表示,這筆資金將重新分配至其他住房項目,以確保更多人能負擔得起租房。他強調:「這對我們來說是雙贏的決定,聯邦政府的計劃能夠延續我們的住房目標,而BC省則可將資金投入其他重要的租賃住房計劃。」
✅BC省房屋短租市場壓力仍大
根據BC省住房廳的統計數據,目前全省約有1.9萬套房屋屬於短租市場,這意味著這些住房未能轉入長租市場,無法有效緩解租房壓力。
加拿大的全球幸福感排名持續下跌!最新發布的《全球幸福報告》顯示,加拿大在2025年的幸福感排名已降至全球第18位,較2023年的第15位進一步下滑,與2011年位列全球第5的高峰相比,下降幅度顯著。
根據該報告,加拿大受訪者對生活的滿意度平均得分為6.8分(滿分10分),較2011年的7.5分顯著下降,反映出加國民眾對當前生活質量的評價下滑。
✅幸福感下降與社會狀況息息相關
該報告由蓋洛普(Gallup)調查公司負責,在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調查,綜合經濟與心理學分析,考量指標包括人均GDP、健康狀況、預期壽命、社會關係及對國家現狀的看法等因素。
蓋洛普首席執行官喬恩·克利夫頓(Jon Clifton)表示:「幸福不僅取決於財富或經濟增長,更關乎信任、社會連結,以及是否有人可以依靠。如果我們希望建立更強大的社區與經濟,必須投資於真正重要的事情——彼此之間的關懷與支持。」
✅全球幸福感同步下降 加拿大成受影響國家之一
本年度的《全球幸福報告》主題為「關愛與分享」,然而結果卻顯示,人們對生活的態度趨於消極悲觀,幸福感普遍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團隊進行了一項「全球街頭錢包測試」——研究人員故意在各大城市遺失錢包,以測試民眾的誠信度。儘管報告顯示整體幸福感下降,但實驗結果卻發現,人們歸還錢包的機率遠高於預期,顯示社會的善意仍然存在,然而公眾對此的認知卻較為悲觀。
該報告指出:「人們對於他人善意的認知,直接影響著幸福感。」
此外,孤獨感加劇 亦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年輕群體中最為顯著。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有19%的年輕人表示「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社會支持」,較2006年增加近40%。
研究發現,家庭人口較多 的個體幸福感普遍較高,特別是有4至5名家庭成員的受訪者幸福感最高。而社交互動,如共進晚餐等活動,亦有助於減少孤獨感,提升生活滿意度。
✅西方國家幸福感下降 美國、瑞士、加拿大跌幅最大
報告指出,西方工業國家的幸福感普遍下降,其中美國、瑞士及加拿大的幸福感得分下跌超過0.5分,成為全球幸福感下降最嚴重的15個國家之一。
與此同時,全球幸福指數最低的三個國家分別為黎巴嫩、塞拉利昂及阿富汗,顯示這些地區面臨更為嚴峻的社會及經濟挑戰。
✅2025年全球最幸福國家排行榜出爐!
儘管西方國家幸福感普遍下降,但北歐國家依然佔據榜單前列,其中芬蘭 以7.74分的高分連續7年蟬聯全球最幸福國家。完整前十名排名如下:
-
芬蘭(7.74分)
-
丹麥
-
冰島
-
瑞典
-
荷蘭
-
哥斯大黎加
-
挪威
-
以色列
-
盧森堡
-
墨西哥
✅加拿大仍為G7國家中最幸福的國家
儘管加拿大的幸福感排名下降,但在七大工業國(G7)中仍然是幸福感最高的國家,其後依次為:
-
德國(6.75分)
-
英國(6.73分)
-
美國(6.72分)
-
法國(6.59分)
-
意大利(6.42分)
-
日本(6.15分)
✅未來幸福感是否能回升?
專家認為,加拿大幸福感下滑與經濟環境惡化、社會信任下降及孤獨感加劇息息相關。如何提升人民幸福感,將成為未來政策制定者需關注的重要議題。
📢 你的幸福感如何?你認為加拿大的生活品質是否正在下降?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週二公佈最新數據顯示,由於聯邦政府的臨時減稅政策於2月中旬結束,2月份的通脹率急劇上升至2.6%。
與1月份的1.9%相比,2月份的通脹率大幅上升。1月份期間,加拿大人享受了全月的商品與服務稅(GST)及統一銷售稅(HST)豁免,涵蓋家庭必需品、常見禮品及餐館帳單。然而,2月份的數據遠高於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普遍預測的2.2%。
✅減稅結束導致價格上揚
加拿大統計局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基於加拿大人支付的最終價格計算,這意味著銷售稅已包含在統計數據內。統計局的計算顯示,如果沒有半個月的免稅期,2月份的通脹率將達到3%。
由於免稅政策持續至2月15日,餐館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4%。然而,統計局指出,2月中旬恢復徵收銷售稅後,外出就餐的成本上升,對2月份的總體價格指數增長產生了主要影響。
此外,酒類飲料、兒童服裝及玩具等商品亦納入免稅範圍,使得2月份這些品項的價格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及1月份。
✅各省消費者價格指數普遍上升
2月份,加拿大各省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均出現上升,其中安大略省及新不倫瑞克省的漲幅最快。
統計局指出,雖然汽油價格從1月到2月上升0.6%,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有所放緩,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整體通脹的進一步攀升。
另一方面,加拿大人在2月份的旅遊支出增加18.8%。統計局指出,由於長週末期間前往美國的遊客數量增加,導致旅遊支出上升,此現象在多數省份均有所體現。
✅經濟學家:核心通脹指標高於預期
道明銀行(TD Bank)高級經濟學家Leslie Preston週二表示,加拿大央行最關注的核心通脹指標2月份高於市場預期,且未來幾個月仍可能持續上升。
2月份的通脹數據尚未直接反映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關稅或反制關稅措施,這些關稅將於3月陸續生效。經濟學家預測,加美貿易戰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進一步推高物價。然而,渥太華計劃從4月1日起取消消費者碳稅,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下個月的通脹壓力。
✅利率政策與未來展望
蒙特利爾銀行(BMO)負責加拿大利率與宏觀策略的董事總經理Benjamin Reitzes週二表示,3月份的通脹數據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因為2月份的免稅期已完全結束。
Reitzes在報告中指出:「通脹數據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讓加拿大央行在決定基準利率時面臨更大挑戰。」
上週三,加拿大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75%,下一次利率決議將於4月16日公佈。Reitzes認為,2月份的通脹報告將強化央行的「審慎態度」,即透過政策利率來抵消關稅對加拿大經濟的影響。
「我們將密切關注4月初的關稅變化,但如果經濟前景未出現進一步惡化,央行可能會在連續七次降息後暫停降息。」
Preston補充表示,由於預計美國關稅將在六個月內維持,道明銀行預計加拿大央行在接下來的兩次利率決策中仍將各降息25個基點。
📢 你對加拿大2月份的通脹數據有何看法?你認為減稅政策結束是否影響你的生活?歡迎留言分享!
安大略省財政廳近日確認,99% 的退稅支票已經寄出,這筆款項適用於所有提交 2023 年報稅表的省民,不論收入水平如何。然而,除了這筆退稅外,還有六項政府福利可供合資格人士申請,幫助緩解生活壓力。
專業理財人士及註冊會計師 Douglas Hoyes 表示,不提交報稅表可能會導致錯失這些福利。他提醒省民:「如果不報稅,就無法獲得這些福利,因此務必要按時申報。」
Hoyes 建議,安省居民應註冊加拿大稅務局(CRA)「My Account」帳戶,以確保獲取所有必要的稅務文件。
此外,他警告,若過去未能償還稅務分期付款,可能會產生額外利息,進而增加未來的報稅負擔。
✅6項政府福利 你符合資格嗎?
1. 安省 200 元退稅
如果你尚未收到200 元退稅支票,你可能屬於那 1% 仍在等待的省民之一。
此計劃旨在緩解高利率及聯邦碳稅帶來的財務壓力,所有在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提交 2023 年報稅表的成年人均可獲得。
-
有 18 歲以下兒童並已申請**加拿大兒童福利(CCB)**的家庭,每名兒童可獲得 200 元。
-
例如,一個有兩名成人及三名兒童的家庭,若符合資格,可獲 1,000 元。
✅ 查詢退稅狀態:可透過安省政府網站進行查詢。
2. 碳稅退稅
加拿大新任總理 Mark Carney 已正式上任,他的首個決策之一便是 取消聯邦碳稅。
他強調:「我們將立即取消加拿大燃料附加費(Canada Fuel Charge),即消費者燃料附加費。」
儘管如此,政府確認 4 月仍將發放最後一次碳稅退稅。
-
2024 年 4 月基本退稅金額:
-
個人:140 元
-
配偶或同居伴侶:70 元
-
19 歲以下兒童:35 元
-
單親家庭的第一名子女:70 元
3. 殘疾人稅收抵免(DTC)
殘疾人稅收抵免(Disability Tax Credit,DTC) 旨在幫助身心障礙者及其照顧者減輕所得稅負擔。
此福利屬於 稅收抵免,而非現金補助,無固定發放日期。
✅ 申請條件:需由醫療專業人士開立資格證明。
4. GST/HST 退稅
商品及服務稅/統一銷售稅(GST/HST)退稅 是一項免稅季度付款,旨在幫助 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居民 抵消日常消費稅負擔。
-
CRA 發放日期:每年 7 月、10 月、1 月及 4 月的 5 日。
-
若付款未準時到賬,建議等 10 個工作天後聯繫 CRA。
✅ 符合資格者:年滿 19 歲 並提交報稅表的新納稅人將在生日後的下一個支付日期收到付款。
5. 加拿大兒童福利(CCB)
加拿大兒童福利(Canada Child Benefit,CCB) 是一項免稅的月度補助,旨在減輕18 歲以下兒童的養育費用。
-
2024 年付款日期:
-
1 月 20 日、2 月 20 日、3 月 20 日、4 月 17 日、5 月 20 日、6 月 20 日
-
7 月 18 日、8 月 20 日、9 月 19 日、10 月 20 日、11 月 20 日、12 月 12 日
-
共同監護父母:雙方將各獲得 50% 福利金。
-
金額計算方式:基於家庭調整後的淨收入,並於每年 7 月調整。
例如: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6 月的付款將基於 2023 年收入計算。
6. 安省延齡草補助(Ontario Trillium Benefit,OTB)
此福利結合三項稅收抵免,協助居民減輕能源、房產及銷售稅負擔:
-
北安省能源補助(Northern Ontario Energy Credit)
-
個人最高 180 元
-
家庭最高 277 元
-
安省能源及房產稅補助(Ontario Energy and Property Tax Credit)
-
18-64 歲個人:最高 1,248 元
-
65 歲及以上個人:最高 1,421 元
-
長期護理院居民或學生宿舍居民 補助金額不同
-
安省銷售稅補助(Ontario Sales Tax Credit)
-
個人、配偶及受撫養子女每人最高可獲 360 元
發放時間:通常每月 10 日發放。若金額低於 360 元,將於 7 月一次性支付。
✅如何減少稅務負擔?
個人理財專家 Sean Cooper 提供以下建議:
✅ RRSP(註冊退休儲蓄計劃)供款:可降低應稅收入,最高供款額為 收入的 18%,上限 31,560 元。
✅ TFSA(免稅儲蓄帳戶):投資收益和取款免稅,2025 年供款上限為 7,000 元。
✅ 其他扣除項目:
-
首次購房者稅收抵免(First-Time Home Buyers' Tax Credit)
-
醫療費用稅收抵免(Medical Expense Tax Credit)
-
慈善捐款稅收抵免(Charitable Donations Tax Credit)
✅ 夫妻可拆分退休金收入,最多 50%,以減少整體稅負。
📢 報稅季即將來臨! 想確保自己不錯過任何福利?記得及早準備報稅,並關注政府最新政策變化!
北美最大海鮮貿易展覽會近日在波士頓舉行,加拿大海鮮供應商的焦點無疑是如何應對美國與中國加徵關稅的雙重打擊。
加拿大東海岸海鮮公司Ocean Choice International總裁兼聯合持有人Blaine Sullivan表示,關稅問題讓出口商憂心忡忡,並在北美海鮮博覽會上引發不確定性。他強調,美國對加拿大海鮮及其他商品加徵25%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這將給行業帶來沉重壓力。
**「25%不是一個小數字,在許多情況下,這甚至超過了海鮮的利潤率。無論是對中國市場還是美國市場,加拿大海鮮業都面臨數億加元的風險,」**Sullivan表示。
✅ 中國關稅加劇出口困境
不僅美國,中國近日也宣布將對加拿大海鮮加徵25%關稅,涉及龍蝦、雪蟹和蝦類等主要出口產品。該關稅將於本週四正式生效,作為對加拿大政府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附加稅及對鋼鐵、鋁材徵收25%附加稅的報復措施。
根據加拿大聯邦政府數據,中國是繼美國之後,加拿大第二大海鮮出口市場。2024年,加拿大向中國出口海鮮總值達13億加元,其中龍蝦以5.69億加元位居榜首,雪蟹3億加元,蝦類2.62億加元,三者合計占對華出口總額的78%。
Sullivan指出,加拿大與美國的海鮮市場關係密切,例如龍蝦等貝類產品經常因存儲、分銷或加工需求,在美加邊境之間往返流通。
✅ 出口商尋求新市場突圍
面對美中雙重關稅打擊,加拿大海鮮業者正積極尋找新市場。然而,Sullivan坦言,這並非易事,特別是對於雪蟹等品類。根據政府數據,2024年加拿大最具價值的海鮮出口品類包括龍蝦、雪蟹(或皇后蟹)及大西洋鮭魚。
加拿大龍蝦加工協會執行董事Nat Richard透露,去年加拿大80%冷凍龍蝦出口至美國,而對中國的出口僅占3%。目前,新斯科舍省的海鮮公司正積極開拓新市場,漁業部長Kent Smith表示,當地企業已與菲律賓新客戶達成協議,並計劃擴大與西班牙進口商的合作。
龍蝦銷售商Shawn Landry則表示,他正在與新加坡、東南亞、意大利及歐洲市場接洽,希望擴展銷售渠道。
2024年,加拿大東海岸向全球90多個國家出口了總值61億加元的海鮮產品,其中超過65%流向美國。此次北美海鮮博覽會於週日開幕,並於今日閉幕,共有來自50個國家的1,2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48家來自加拿大東海岸的企業代表團。
在全球市場波動與貿易摩擦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加拿大海鮮業如何突破重圍,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