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利率降至2.75%!多家銀行預測:降息勢在必行!】

最新消息 2025-03-17

(2025年3月12日)加拿大央行近日宣布基準利率下調至2.75%,這已是連續第七次降息。那麼,未來幾個月內,利率走勢將如何發展?

👉🏻央行釋放信號:審慎應對經濟不確定性

在最新的利率公告中,加拿大央行明確表示將「謹慎行事」。央行警告,貨幣政策無法完全抵消貿易戰的影響,而新一輪關稅措施則為經濟前景帶來更大風險。

目前,加拿大各大銀行的經濟學家也在分析此舉對未來政策的影響,並試圖解讀加拿大央行如何在經濟增長憂慮與通脹壓力之間尋找平衡點。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降息勢在必行,但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貿易戰陰影下,降息成「必要之舉」

儘管2025年初加拿大經濟表現好於預期,但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仍迫使央行採取行動。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首席經濟學家 Avery Shenfeld 形容此次降息為「對未知傷口貼上的創可貼」,強調央行仍需應對來自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

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加劇,是加拿大央行採取降息措施的關鍵因素。如果沒有這場美加貿易戰,鑒於加拿大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業與通脹數據均好於預期,央行本應暫停降息。」

然而,面對不穩定的國際局勢,加拿大央行仍選擇小幅降息25個基點,這也被視為一種預防性降息。

👉🏻未來走勢如何?市場觀點不一

儘管降息已成事實,但央行尚未承諾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因此部分經濟學家認為下次會議可能會暫停降息。

道明經濟研究(TD Economics)表示,儘管經濟數據支持維持利率不變,但在貿易戰風險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央行不會冒險按兵不動。

道明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詹姆斯·奧蘭多(James Orlando)指出:「關稅的不確定性給企業與消費者帶來巨大壓力,因此央行此舉更像是一種經濟保險,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衰退。」

道明銀行預測,到2025年6月,央行將再降息兩次,將隔夜利率降至2.25%,但警告稱,若大幅降息,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通脹問題。

牛津經濟研究院則認為,「不能完全排除再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但若貿易緊張局勢未顯著惡化,央行不太可能將利率降至2.25%以下的中性區間下限。

👉🏻RBC:加拿大央行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皇家銀行(RBC Economics)則強調,加拿大央行目前面臨的經濟不確定性程度「異常高」,並指出央行已在最新聲明中刪除了此前的前瞻性指引。

RBC 首席經濟學家 Frances Donald 表示,雖然央行仍傾向於「鴿派」立場,但「比以往更多的不確定性」正影響央行決策,因此央行正在進行多種情境分析,以評估貿易戰的影響。

加拿大央行行長蒂芙·麥克勒姆(Tiff Macklem)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貨幣政策無法完全抵消長期貿易衝突帶來的經濟後果。」

👉🏻CIBC:利率或降至2.25%,但仍存變數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預計4月和6月將再降息25個基點,最終將政策利率降至2.25%,並認為這是本輪降息周期的潛在下限。然而,該行警告,如果貿易戰持續時間長於預期,「更持久的貿易衝突可能需要進一步降息。」

👉🏻關稅:影響央行決策的最大變數

正在進行的美加貿易戰,成為影響加拿大央行利率決策的關鍵因素。專家指出,關稅是一把雙刃劍,既可能拖累經濟增長,也可能推高物價,使央行陷入決策困境。

蒙特利爾銀行(BMO Economics)認為,加拿大央行正在試圖找到平衡點,在衡量經濟放緩風險與關稅帶來的通脹壓力之間做出選擇。該行預測未來三次會議上,每次將再降息25個基點,最終在年底前將利率降至2%。

BMO 首席經濟學家道格拉斯·波特(Douglas Porter)表示:「我們強烈懷疑,經濟增長疲軟的影響將占主導地位。雖然央行態度謹慎,但最終利率將低於市場目前的預期。」

👉🏻通脹壓力仍存,央行態度審慎

加拿大國家銀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則強調,儘管經濟不確定性上升,但通脹風險仍然是央行決策的重要制約因素。該行指出,央行對短期通脹上升的擔憂正在加劇,且企業已開始計劃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該行經濟學家表示:「不僅僅是通脹前景讓我們覺得央行態度強硬,央行還取消了對產出缺口的提及,並指出2025年加拿大經濟基礎依然穩固。雖然經濟狀況優於市場預期,但我們認為仍存在供應過剩的問題。」

央行行長麥克勒姆在新聞發布會上重申,央行不考慮大幅降息50個基點,並強調:「貿易戰確實會削弱經濟增長,但同時也會推高物價與通脹,因此我們必須謹慎行事,不會操之過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