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費指南出爐:小費不是法律義務,可以選擇不給!】
對於居住在加拿大的人來說,理解小費文化中的潛規則已經夠令人頭疼。而對於來自那些小費不常見國家的遊客和新移民來說,何時、何地以及應該給多少小費更是令人困惑。
在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家,通常會要求在餐廳和酒吧等場所向服務員支付小費。而對於外賣或外帶的咖啡和食品,小費雖然受到歡迎,但並非硬性規定。如今,支付機上的小費提示越來越普遍,甚至在一些不尋常的場所,例如珠寶店,也可能出現小費提示。
👉🏻小費是社會規範,並非法律要求
“這是一種社會規範,而不是法律義務,加拿大並沒有關於小費的法律規定,”圭爾夫大學教授、食品經濟學家邁克·馮·馬索(Mike von Massow)接受CTV新聞採訪時說。“就我看來,最明確的社會規範是在坐式餐廳給小費。其他場所的規範過去較模糊,但近年來,尤其是支付機普及後,小費的要求變得更普遍。”
與加拿大不同,在法國、日本、中國和澳洲等地,工作人員通常不依賴小費來維持生計。
👉🏻越來越多場所要求小費
禮儀專家朱莉·布萊·科莫(Julie Blais Comeau)指出,隨著支付終端的普及、疫情的影響以及人力短缺,更多場所開始要求小費。
“當你不確定時,最好先了解清楚,”科莫說。“不要被支付終端上的小費提示嚇到。”
👉🏻非正式小費指南
CTV News 根據科莫和馮·馬索的建議,整理了一份面向遊客、新移民以及好奇的加拿大人的小費指南:
👉🏻餐廳:期望小費15%至20%
在餐廳用餐時,通常需要支付帳單稅前金額的15%至20%作為小費。服務特別好時,可支付18%至20%。若支付機提示25%或更高,可以視情況而定,並非常見做法。
👉🏻酒吧:每杯至少1加元
在酒吧,每杯酒的最低小費為1加元;若結帳,則支付10%至20%的小費。如果有桌邊服務,則參考餐廳的小費方式。
👉🏻外賣:受歡迎但非必要
親自取餐時,支付少量零錢或10%的小費是受歡迎的,但並非必須。
👉🏻送餐:至少5加元或10%
對於外賣送餐服務,通常期望支付至少5加元或10%的小費。如果是惡劣天氣或大額訂單,可考慮給更多。
👉🏻咖啡店和麵包店:可選擇性支付
支付少量零錢或10%的小費是常見做法,但非必要。若是複雜訂單或經常光顧,考慮給小費。
👉🏻出租車及共乘:10%至15%
出租車或共乘服務通常期望10%至15%的小費。如果司機提供額外幫助,例如搬運行李,可給更多。
👉🏻酒店服務:每次幾加元
行李員通常每件行李可給2至10加元,清潔人員則建議每天給2至5加元。
👉🏻美容及健康服務:15%至20%
髮型師、美甲師等服務人員通常期望收到15%至20%的小費。但若是註冊按摩師提供的醫療服務,則不需要給小費。
👉🏻額外建議
對於越來越多非傳統場所要求小費的現象,科莫表示,顧客有選擇不給小費的權利,不必感到壓力。
“支付終端上的提示是商家的選擇,並不反映真正的社會規範,”馮·馬索說。“如果提示的金額高於通常水平,可以選擇自定義金額,回到15%至20%的慣例。”
科莫補充,即使餐廳服務不佳,通常也應給予至少10%的小費,但可以向經理反映問題。而馮·馬索則認為,如果服務真的糟糕,不給小費也是合理的。
最後,他們建議,如有疑惑,隨時向周圍的人詢問。“不要被支付機上的數字嚇到,選擇你感到舒適的做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