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宣布維持利率不變 專家警告:房價仍面臨下行風險!】

最新消息 2025-04-22

加拿大央行於週二(4月16日)宣布,維持隔夜利率在2.75%不變,銀行利率定為3%,存款利率為2.70%。此舉反映出央行在全球經濟環境仍不穩定、特別是美國貿易政策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選擇按兵不動。

據《Toronto Star》報導,面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加拿大央行自去年6月起已將政策利率從5%的高點調降225個基點,降幅為G7成員國中最大。

央行行長蒂芙·麥克勒姆(Tiff Macklem)表示,自3月首次降息以來,全球經濟情勢變化迅速,但前景依然不明朗。「我們尚未清楚知道美國將實施哪些關稅措施,這些政策是否會加劇,亦或會緩和,更無法預測其持續時間。」他指出,加拿大央行需謹慎應對,以確保通脹穩定。

根據統計數據,加拿大3月通脹率升至2.3%,高於1月的1.8%,主要原因是商品及服務稅/統一銷售稅假期結束。

麥克勒姆強調,未來利率走勢將視經濟資訊而定,央行將保持審慎立場:「這意味著,在局勢明朗之前,我們將減少對前瞻性預期的依賴,但若出現明確訊號,我們亦準備迅速行動。」

根據TD道明銀行經濟師詹姆斯·奧蘭多(James Orlando)的分析,他預期央行有可能在6月4日的下次議息會議上再次降息。他表示:「市場對6月降息的預期今日明顯上升,並預計至2025年底將再降50個基點。」

《The Globe and Mail》指出,儘管此前多次降息已被市場充分吸收,但此次政策決定仍充滿不確定性。

加拿大統計局於4月15日公布的最新通脹數據顯示,3月CPI年增率為2.3%,低於2月的2.6%,月增率為0.3%,遠低於市場預期的0.7%。

儘管通脹已大致穩定在央行設定的2%目標附近,市場仍預計今年內央行有機會再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將利率降至2.25%。但具體時間仍待觀察。

路透社日前調查29位經濟學者,其中18人預期本週將維持利率不變,另11人則預期再降息25個基點,反映市場分歧嚴重,幾乎如「擲銅板」般難以預測。

面對特朗普政府掀起的貿易戰,加拿大央行曾於3月實施預防性降息,以提振企業及消費者信心。然而,麥克勒姆亦強調,貿易衝突可能推高物價,央行無法讓其演變為通脹問題。

部分經濟學家則認為,若不進一步降息以刺激房市,加拿大整體經濟成長將面臨壓力。

根據加拿大房地產協會(CREA)最新數據,加拿大房屋銷售已連續第四個月下跌,3月銷量按月下降4.8%,年減更達20%。雖然CPI中住房價格年增從4.2%放緩至3.9%,月增幅亦連續兩個月低於0.2%。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所帶來的經濟不穩,是導致潛在買家觀望的重要原因之一。儘管利率已有所回落,但多數專家認為當前水準仍過高,難以有效提振房市。

羅森伯格研究公司創辦人戴維·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指出:「當初市場擔憂降息可能引爆新一輪房市泡沫,但這些擔憂被證明是不必要的。」

加拿大房市曾被譽為全球最火熱市場之一,如今卻出現明顯降溫。CREA指出,全國平均房價3月年減3.7%,至678,331加元,綜合MLS價格指數則下跌1%,為自2023年11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通縮因素已在價格變化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是個警訊,因為通縮可能引發經濟放緩與失業率上升。」

3月按揭貸款相關的通脹年增率為10%,較去年8月的31%高峰已大幅回落。雖然房價與收入相比仍屬偏高,但分析機構Capital Economics的兩位經濟師Stephen Brown與Harry Chambers指出,「除非央行加速降息,否則房價下跌風險仍在」。

去年房市疲軟主要因租金下跌使投資者退出市場,但目前已蔓延至業主自住型物業。3月,獨立屋價格下跌逾1%,公寓價格亦下跌約0.7%。

「經濟不確定性升高,令自住買家需求下降,或是導致房市再次轉弱的主因。」

此外,CREA表示,房屋銷量與新增掛牌比例持續下滑,反映房價壓力仍在持續,MLS指數的1%跌幅顯示,先前預測2025年僅下跌1.5%的看法或過於樂觀。

羅森伯格研究公司呼籲央行將政策利率降至至少2.25%,以達中性區間下限。不過從本次會議結果來看,央行仍選擇審慎應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