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閉潮衝擊繁榮商業街 議員倡議「強制出租」空置店舖】
曾經人潮熙來攘往、商舖林立的多倫多主要街道,如今卻因企業接連倒閉而面貌全非。從2019年至2025年,皇后街等地標性街道所呈現的劇變令人震驚:大批中小型企業甚至大型連鎖店紛紛關門,商業空間大量閒置,反映出在當前高昂營運成本下,愈來愈少人能夠負擔在市中心開業的現實。
隨著疫情封鎖令導致商業活動長時間停擺,多倫多市內眾多店舖無法恢復元氣,最終面臨破產命運。空置的店面現已遍布皇后西街、央街、海灘區等主要地段,有些甚至已閒置多年。
同時,消費模式急速轉向網購,加上房租與生活成本不斷上升,促使一眾具代表性的商舖消失。這一連串轉變迫使市府重新審視對主要街道空置問題的處理方式。
針對此情況,多倫多市議會本週收到一項提案,呼籲當局應正視街道上愈來愈多的空置店舖問題,主動與業主對話,並研究「強制出租」的可行性。
提案指出:「繁榮的大街是我們社區的命脈,強健的零售街道不僅帶動小型企業與本地經濟的成長,也提供居民日常所需的基礎服務。」
議案亦警告,面對美國貿易關稅威脅等不確定性,現今保護多倫多主要街道活力比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然而,現實卻是房地產市場競爭激烈,加上開發成本持續飆升,令開發商寧願等待批文,導致商舖空置時間延長,街景蕭條、活力消退,治安與經濟活動也受到衝擊。
該項提案由第12區聖保羅選區市議員喬許·馬特洛(Josh Matlow)提出,他建議市府應探討各類政策選項,鼓勵甚至要求業主將閒置商業空間活化利用。方案可能包括:加強市政執法與許可標準,或對配合彈性出租、短期快閃店或藝術展覽用途的業主提供稅務優惠。
此外,自2020年起提出的「空置店舖稅」也再次被提上討論日程。市府當年曾表示,過熱的地產市場往往讓業主寧可讓舖位閒置,也不願出租給有意投資社區的商家,造成不公平的經濟誘因。
儘管當前市場活力已不如以往,部分業主卻仍希望藉機提高租金,將經營多年的租戶趕走,即使這意味著要忍受長時間空置,直到如大型藥妝店等租客願以高價入駐為止。
業界呼籲,當局應儘快就此提出更明確的政策,避免街道持續荒廢,重振多倫多社區經濟的昔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