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華人最愛美國包裹集運店 含淚結業 結束24年營運】
撐過了新冠疫情,卻敗給關稅壓力——位於美國華盛頓州邊境小鎮羅伯茨角(Point Roberts),深受大溫地區華人喜愛的美國包裹集運公司「Point to Point Parcel」,日前宣布將於4月19日永久結業,結束其長達24年的營運歷史。
✉️ 關稅重擊 比疫情更致命
店主Beth Calder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受到美加新一輪關稅戰影響,業務量在短短三個月內暴跌75%,損失比疫情最嚴重時期多出四倍。「我們撐過疫情,但撐不過這波關稅。」她沉痛表示。
據悉,美國政府於2024年底對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加拿大隨即報復,對美國商品徵收25%關稅。此舉對跨境物流生意造成重創:今年3月前十天,包裹數量暴跌,比去年同期少了1,000件。店方隨即在3月25日宣布停業,並於4月11日起停止接收新包裹。
Point to Point Parcel自2001年開業以來,一直是大溫地區居民購買美國商品的重要中轉站。該公司主要為BC省民眾提供代收包裹服務,服務品項以嬰兒用品(32%)、電子產品(28%)及服飾(21%)為主。
「從美國直寄一罐奶粉到加拿大要繳40加元關稅,透過羅伯茨角只要12加元,」溫哥華王女士表示,「孩子的奶粉、我的護膚品全靠這間店。」
該店的倒閉令不少民眾措手不及,不少媽媽們正焦急尋找替代方案。目前,網上已出現超過2萬成員的「跨境購物攻略」社群,分享省錢秘訣。
🏝️ 羅伯茨角:從優勢變弱點
羅伯茨角地處特殊,為美國飛地,雖屬華盛頓州,但僅能經由加拿大陸路抵達美國本土。此地總面積僅12.7平方公里,水電等資源依賴加拿大輸送,九成消費者來自加拿大,當地房產有七成由加拿大人持有,房價僅為溫哥華三分之一。
然而,隨著貿易衝突升溫,羅伯茨角的優勢也成為致命弱點——從尿布、日用品到整個城鎮經濟,無一倖免。
當地唯一的超市「International Marketplace」業者Ali Hayton指出,原本春假期間應是生意最旺的時候,銷售額卻由每週12萬美元驟降至4.8萬美元,貨運也從每週兩次縮減為一次。甚至有顧客因被課徵25%關稅,當場退回整車牛奶和冰淇淋。
🍴 餐飲與地產業亦遭波及
當地三家餐廳中的兩家由Tamra Hensen經營。她無奈表示:「春假期間本應座無虛席,如今店裡服務員比顧客還多。」
地產市場亦受打擊。來自溫哥華的王先生坦言:「現在過一次邊境像過安檢,誰還會想在這裡買度假屋?」
📉 商會預測:三分之一商戶將倒閉
羅伯茨角原本在疫情期間已遭受重創,至今尚未完全恢復,如今更可能面臨全面崩盤。當地商會預測,若關稅政策持續至年底,約35%的商戶恐將歇業。
Point to Point Parcel老顧客臨別依依,有人拿走最後一件包裹時對Beth說:「四年後再見。」她苦笑回應:「我們撐不到那時候了。」
🚨 美加關係不穩 區內前景未卜
羅伯茨角的未來命運令人憂心。不少居民與企業主認為自己被美國政府遺棄。「沒有人在乎我們的生計,」前商會主席Brian Calder表示,「我們被遺忘了。」
目前,當地居民已展開自救行動,包括在汽車貼上標語、在店內張貼支持加拿大的海報,並聯署向BC省省長及省議會請求協助。
然而,受制於美加關係惡化、美國邊境政策愈加嚴格,不少加拿大人對跨境旅遊仍心存顧慮。
「很難相信,特朗普上台才兩個多月,影響卻如此巨大……這場戰爭,沒有贏家,」Beth感嘆道。
📦 最後的包裹 成為歷史見證
如今,Point to Point Parcel店內的貨架上,還剩下一批未取的包裹——來自Amazon、eBay的紙箱,或許將成為美加邊境民間友誼與特殊經濟關係的最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