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一座最好的城市;一座最壞的城市】
每週熱話
2018-01-09
【溫哥華:一座最好的城市;一座最壞的城市】
去年11月初回祖國探親,人多事忙,乾脆決定過完年再回去。閒來無事,回想起自己的移民生活,重新開始審視溫哥華這座城市。毫無疑問,這是一座最好的城市,但也是一座最壞的城市。
➤ 天空沒有霧霾,但心裡呢?
回祖國後一次外出,對著灰濛蒙的城市感慨:“看來霧霾還挺嚴重,都看不到天色。”同行的友人說:“你錯了,這是正常天氣……還算不上霧霾天。”
漸漸地就習慣了雲裡霧裡的生活,總是難看清,就連冬日的太陽,感覺也難穿越過來普照大地。這時候會想念溫哥華的天空,只要不下雨,都是藍天白雲的,尤其是夏天,一直藍到你心裡。
然而不快樂的人依然有。那些明明已經很努力卻仍然只能住在地下室的,那些家鄉明明只有十幾個小時的距離,卻因各方面原因十幾年也未能回來的……
➤ 這裡是充滿希望的地方,也是夢想破滅的地方
很多人留學移民過來,無非是想受更好的教育、過更好的生活。在中國時他們想過來深造,他們是大企業的中高管或是小企業家。但過了幾年,讀完書回國的發現自己並沒有競爭優勢,深造不成反而落後了;移民過來的精英卻只能超市砍肉、回家做家庭主夫/婦、做傳銷賣保險……夢還在,但想想都已覺得奢侈。
➤ 她是有文化有內涵的,卻也是世俗而落後的
加拿大是一個倡導多元文化的國家,溫哥華的文化活動終年不絕。亞裔文化節、印度排燈節、意大利日、希臘日、台灣電影節、華埠文化節、航海文化節……然而節日的內容年年類似、變化不大,同時也充斥著一種膚淺的熱鬧,很多時候最終都成了吃的主題。而一些名字聽著很有內涵感覺非常了不起的團體,可能只是三五成員的熱鬧之地,不吵架的話過節還能一起吃個飯。
➤ 宜居不宜居,看你的資金
在中國時眼見著親朋買樓、買建材搞裝修,要請人設計住宅,買家俬,一不小心就超出了預算。一場裝修下來,盡心勞力、操碎了心。想想在溫哥華買樓,不管一手還是二手,都已裝修好、設計好、配好了主要家電,你只需要在不同的樓盤中選出自己心水的,基本上就可以入住了。哪需要這般費盡心思的?
且慢,這裡面有一個關鍵問題——錢。雖然去年下半年樓價喊跌,但溫哥華再跌也不過是普通人難以負擔的價錢。好容易湊夠了首期,就等著不敢辭職,不敢請假,把自己賣給銀行吧。
➤ 區內免費的公園多,卻沒有足夠的托兒所
回中國後發現能讓孩子盡情遊玩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要錢的,就一面積細少的室內娛樂場,入場券都接近百元。想想在溫哥華,只要不下雨,到處都是戶外兒童遊樂場,各種設施齊全。當然,遇上下雨的時候也只能去室內遊樂場,收費在10刀左右,但地方通常比較大。實在不想用錢,許多商場還有免費的兒童遊樂園。
在溫哥華,孩子玩的地方有很多,但上幼兒園卻沒那麼容易。園少,收生少,入學要排隊,有時候排一兩年都是有可能的。 Preschool是半天的,中午接孩子回來吃飯,下午還得自己看管。便宜的托兒所每月八九百加幣,師資好點的都接近千五加幣。托兒所開支佔普通打工仔每月薪金的三分之二,還不如自己留在家中照顧孩子?所以當地的家庭主婦特別多。
➤ 一技在手生存不愁 可無法過更優質的生活
在溫哥華,一個水電工、木工、建築工人年薪可近十萬,分分鐘超越那些每天擠天車在辦公室政治中求生存的白領。可是,不管是藍領還是白領,哪怕住的是獨棟大別墅,日子卻都是精打細算的。
偶爾外出吃飯、旅遊、Black Friday時給家裡添置用品,消費前還是會先看價格,知名品牌打折時會捨得在寒風中排一兩個小時的隊……生存已不愁,可是永遠有生活壓力,永遠會精打細算。
➤ 我有車,有車位,可一樣負擔不了加價的保險,一樣塞車
雖然在中國也是一人一車了,但車位太缺了。我有時推著嬰兒車外,卻被停滿人行路的汽車被逼趕下車道,而且是靠馬路中間的位置,因為路邊早已塞滿了車。想起一句話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就看它的盲人通道,車停得連一般人都走不順,何況是盲人?只得深深嘆息。
溫哥華有許多街邊停車位,繁華的路段要收費,這還算合理,畢竟人們可以在很多小區路邊免費停車。買公寓,通常會送車位,這在中國也是需要用錢購買的。但溫哥華的保險年年加保費,ICBC有一個永遠吃不飽的胃。一輛車不過三四萬,年保費郤需要兩三千。
不要以為加拿大地廣人少就不塞車,上下班繁忙時段,過個橋花半小時太常見,而喊窮的某部門恨不得將所有的橋實行收費制。這令住在菲沙河那邊的上班族更怨了。
➤ 到底溫哥華是一座怎樣的城市,還在於你
溫哥華,她的美麗與醜陋,她的文雅與市儈,她的浪漫與現實,她的好她的壞,都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答案的,也許愛之深恨之切,正是因為你來的時候對她充滿愛和希望,所以她的不完美才讓你如此痛心。
沒有哪個城市是完美的,幸福還在於個人。對有的人來說,幸福是大城市的機遇和公平,而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說,幸福是家鄉早晨的一碗米粉。生活在溫哥華雖然有酸甜苦辣,或許很多人不會去想這裡是最好的城市還是最壞的城市,因為這裡已是他們的家,縱然好壞都愛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