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新報告,多倫多學區(TDSB)永久員工去年的病假天數高於省平均水平,給學區帶來2.13億加元的費用。
這份報告將在週二的委員會會議上提交給理事,突出了基於安大略省學校董事會合作公司(SBCI)收集的數據所顯示的TDSB員工"普遍"的缺勤水平。SBCI是一家非營利性組織,協助安大略省的學校董事會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根據數據,TDSB在2022-23學年的病假請假次數接近20天,而省平均水平約為16天。這意味著成本約為2.13億加元,佔學區總工資的8.71%,其中包括聘請替代教師所需的資金。在2021-2022學年,TDSB的病假請假次數超過20天,而省平均水平則超過16天,成本達2.33億加元,占總工資的9.46%。
意想不到的後果
"現有的缺勤率導致過度依賴和隨後對臨時教師、應急資源人員(ERP)、學校管理人員、部門主管、同事和支援人員等替代資源造成壓力。"
在安大略省,教師每年享有11天有薪病假和120天有90%薪酬病假。
上一學年的缺勤數據顯示,小學教師平均請病假20.80天,中學教師平均17.99天,而教育助理和管理人員分別平均請病假27.23天和25.14天。
就填補率而言,它表示供職老師所涵蓋的缺勤百分比,去年小學達到76.75%,高中則達到74%。
至於老師請病假的原因,報告指出包括但不限於社經因素、工作場所文化和員工體驗、殘疾和工傷保險資源不足,以及"缺勤接受度"(指教師"接受缺勤的傾向,認識到缺勤的有效應對而不會嘗試改變")等內部和外部因素。
報告指出,在低收入家庭、有色人種學生和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人口較多的市區, 教育工作者的缺勤率較高。
多倫多公立學區估計,替代教師的費用每天達670萬加元,每年高達1.06億加元 - 較省平均高出約2500萬加元。
不過,該學區正在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自2021年以來已將每位員工的平均病假天數減少近1天,估計節省約2000萬加元,不包括替代教師的成本。
報告指出,多倫多公立學區應能逐步將每位員工的平均病假天數降至省平均水平,這將每年節省約4200萬加元,節省的資金可用於重新投資到學校系統中。
就省政府方面而言,教育部發言人表示,自2018年以來,他們已撥款雇用了9,000名額外的教育工作人員,包括3,000名教師,並將新教師的認證時間縮短了一半。
發言人表示:"所有各方都有興趣減少教師缺勤,因為像多倫多公立學區這樣的學校董事會正在應對教師每年194個工作日中有20天請病假的問題。目前,多倫多公立學區的缺勤率比全省其他學校董事會高出32% - 這影響了孩子們的學習質量。"
作為多倫多公立學區改善出勤率的一部分,該校表示,明年將推出一個出勤支援計劃,通過建立出勤看板和制定關鍵績效指標(KPI),來解決缺勤問題,確保學校有足夠的員工。
該學區表示,他們已經採取了一些短期措施來緩解缺勤問題,包括將近900名臨時教師轉為永久合同崗位,並加快了員工招聘流程,讓正在學習成為教師的人員更快融入。
近日,在加拿大和美國著名景點之一的尼加拉瀑布,發生了一件令人心痛的事件。紐約州警方表示,一位33歲的母親帶著兩名孩子(分別為9歲和5個月大)從尼加拉瀑布的月亮島跳下,疑似企圖自殺。
搜救工作尚在進行中。當局於周一晚上9點左右接報趕到現場,確認該家庭從月亮島的安全護欄摔下。月亮島位於美國瀑布和新娘面紗瀑布之間,是著名的觀景台之一。
州警方在聲明中指出:「調查顯示事件屬蓄意行為,但具體情況仍在進一步調查中。」目前,當局使用無人機及水下設備展開搜尋。
根據這位母親的LinkedIn資料,她是一名家庭暴力諮詢師,曾於布法羅的學校畢業。她的朋友們在社交媒體上紛紛發文致哀。朋友Kayshawna Morgane在Facebook寫道:「我無法言語,淚流不止,完全無法入睡。我的心已破碎。心理健康絕非兒戲。」
另一位朋友米奇·莫利納表示:「我感到難受,無法控制情緒。只知道我和我的孩子們深愛著她和她的孩子們。」另一名好友Niesha Eukeya也說:「你真的永遠無法知道他人正在經歷什麼。」
月亮島是尼加拉瀑布紐約一側的幾個著名觀景台之一,是尼加拉瀑布州立公園內較為僻靜的地點,僅以齊胸高的護欄隔開致命懸崖。該區域由紐約州公園及娛樂辦公室管理,全年無休向遊客開放。據州機構統計,每年約有800萬人造訪此公園。
這場悲劇僅是該地標近年來遭遇的最新不幸事件。2023年,另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兒子跳入瀑布下游的尼加拉峽谷。該母親在墜落中身亡,但救援人員成功救出5歲的男孩。
願每一個家庭都能平安喜樂。
一宗由高級時尚櫃位轉戰法庭的案件近日在 Tax Court of Canada 塵埃落定——前 Holt Renfrew 品牌專員因試圖將逾 $10,000 加元的奢華服飾及家庭辦公室開支列為稅務扣除項目而敗訴,儘管她堅稱這些支出對其工作表現至關重要。
該名專員於 1994 至 2019 年間代表高級品牌 Judith & Charles,表示其職責要求她每日穿著品牌服飾,以達成銷售目標並維持專業形象。她申報 2016 至 2018 年度的服裝開支及在家辦公開支開支扣稅,認為外表不只是建議,而是成功的關鍵。
Holt Renfrew 每季提供 $2,000 加元服裝津貼,折合每年約 $8,000 加元零售價。但她在庭上表示,為保持時尚形象及提升佣金收入,她經常自掏腰包額外購買服飾。她認為公司期望員工透過穿著品牌服飾來推廣產品,等同於強制性要求。
然而,法庭並不認同。關鍵缺失?正是由僱主簽發的 Form T2200 – Declaration of Conditions of Employment。此表格用以證明某些開支屬工作所需。Holt Renfrew 拒絕提供該表格,令她的扣稅申請無法成立。
至於她申報的在家辦公開支,法庭亦根據 Income Tax Act 作出裁定。根據法例,只有在納稅人主要在家工作,或該空間是專門且持續用作與客戶或其他工作相關人士會面的情況下,在家辦公開支才可扣稅。
該名專員在庭上表示,她經常在家無償加班處理客戶事務,包括打電話及撰寫報告。她舉例指曾在凌晨接聽電話,安排於清晨 7 點前送出皮帶予即將登機的客戶。但法庭指出,並無合約要求她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任何加班亦需事前獲得批准。
此判決為各行各業員工敲響警鐘:即使工作要求特定形象或生活方式,若無正式簽署的 Form T2200,或不符合 Income Tax Act 下的明確條件,相關開支仍屬個人消費,不能扣稅。
在時尚與合規的角力中,最終勝出的是——稅法。
你認為工作需要著名牌,應唔應該可以扣稅?
維多利亞 (Victoria) 的 Uber 司機創下全國先例,正式獲得工會認可,成為加拿大首批成功組織工會的網約車司機。根據加拿大食品及商業工人工會(UFCW Canada - The United Food and Commercial Workers International Union)表示,這次由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 勞工關係委員會(B.C. Labour Relations Board)批出的認證,標誌著加拿大零工經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工會指出,這項認證讓司機首次擁有與 Uber 集體談判的權利,能就工作條件爭取更公平的待遇。
司機爭取的重點包括:
-
更完善的健康與安全保障
-
公平的帳戶停權程序
-
對應用程式評分制度的透明度
-
有機會獲得福利與合理報酬標準
UFCW 表示,這次認證不僅賦予司機正式發聲的權利,更為全國其他零工平台工作者樹立了先例。
工會與 Uber 早有合作基礎
UFCW Canada 自 2022 年起已與 Uber 簽訂全國合作協議,為全國的司機及外送員提供代表服務。自協議生效以來,工會已代表司機處理超過 4,000 宗個案,當中包括帳戶停權、平台存取問題等爭議。
🗣️UFCW 表示,將開始準備與 Uber 展開集體談判,爭取更公平的工作條件。截至目前,Uber 尚未就此認證作出公開回應。工會形容這是平台經濟的一個關鍵時刻,認為維多利亞的司機已為全國零工工作者打開組織與爭取權益的大門。
📣 你認為零工平台工作者應該組織工會嗎?
為加強加拿大(Canada)通訊基建的穩定性,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電訊委員會(Canadian Radio-televis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CRTC)正式宣布,所有互聯網及流動通訊服務供應商須強制通報重大服務中斷事件。
此項新規定源於近年多宗重大事故,包括2025年5月 Bell 的網絡故障,導致數以千計用戶長時間失去連線,以及2022年 Rogers 的全國性中斷,令服務癱瘓逾15小時。期間不少用戶無法撥打緊急求助電話(911),引發社會對公共安全的廣泛關注。
CRTC在公告中指出:「即使是短暫的服務中斷,也會對加拿大人生活造成嚴重干擾。」新框架要求供應商記錄並通報所有重大中斷事件,確保政府部門及緊急服務機構能迅速掌握情況,加快復修進度並提升透明度。
新通報制度重點如下:
-
初步通報:供應商須在識別重大中斷後兩小時內,通知 CRTC、加拿大創新、科學及經濟發展部(Innovation, Scie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ada,ISED)及相關緊急應變機構。
-
911服務受影響:若中斷涉及緊急通訊,供應商須在30分鐘內通知當地公共安全接線中心(Public Safety Answering Points,PSAPs)。
-
事後報告:在服務恢復後30日內,供應商須提交詳細報告,內容包括事故原因、影響範圍、修復措施及防止重演的方案。
根據新框架,凡導致主要服務(如互聯網、流動電話、固網或數據)完全中斷,並影響至少600,000「用戶分鐘」(即受影響人數乘以中斷時間),或導致偏遠地區社區隔離的事件,均屬「重大中斷」。
CRTC主席兼行政總裁 Vicky Eatrides 表示:「加拿大人需要可靠、可負擔且高質素的通訊服務。這些服務一旦中斷,尤其在緊急情況下,會造成嚴重後果。今日的措施將有助減少中斷次數,並引入更多保護民眾的新方法。」
除通報制度外,CRTC亦展開兩項公眾諮詢:
-
Telecom Notice of Consultation 2025-226:聚焦提升網絡韌性與可靠性,減少中斷頻率與影響。
-
Telecom and Broadcasting Notice of Consultation 2025-227:探討加強消費者保障,包括中斷期間的資訊透明度及潛在賠償安排。
此舉標誌著 CRTC 在現代化加拿大數碼基建方面邁出重要一步,亦有助重建民眾對基本通訊服務的信任。
🔗資料來源: https://globalnews.ca/news/11393186/crtc-internet-cellphone-outages-new-requirements/ ; https://crtc.gc.ca/eng/archive/2025/2025-225.htm
加拿大聯邦政府公布《2025年聯邦預算案》(Budget 2025),進一步加強房屋及基建投資,惟新增政策有限。核心項目為正式啟動 加拿大建屋計劃(Build Canada Homes),五年撥款達 130 億加元,旨在加快建屋速度並統籌跨部門融資。此計劃整合多項現有項目,包括 房屋加速基金(Housing Accelerator Fund)、公寓建設貸款計劃(Apartment Construction Loan Program)及聯邦土地改建項目,目標為未來十年將建屋速度倍增。
2025年聯邦預算案被定位為「世代重建」的經濟藍圖,未來五年資本支出總額達 4,506 億加元,2025–26 年度預計赤字為 783 億加元。政府將大型支出重新分類為長期投資,年度資本支出將由 2024–25 年的 320 億加元增至 2029–30 年的近 600 億加元。新設的 強建社區基金(Build Communities Strong Fund),十年撥款 510 億加元,將透過省、地區及市政府主導分配,支援地區基建優先項目。
房屋政策仍為預算案核心,五年內新增房屋措施達 250 億加元,總承諾金額達 1,300 億加元。政府確認將取消首次置業者購買新建住宅(最高 100 萬加元)所需繳付的商品及服務稅(GST),並對 100 萬至 150 萬加元的住宅提供部分減免。此措施預計可為一間價值 50 萬加元的住宅節省約 25,000 加元。
為支援租屋市場,政府將 加拿大按揭債券計劃(Canada Mortgage Bonds, CMB)年度發行上限由 600 億加元提升至 800 億加元,並維持每年最多 300 億加元的購買速度,以提升市場流動性及降低開發成本。合資格項目包括五個單位以上的出租住宅、學生宿舍及長者院舍。
原住民房屋方面,政府將額外撥款 28 億加元,用於城市、鄉郊及北部地區的原住民社區,並強調與原住民領袖合作推動社區主導的建屋計劃。相比之下,《2024年聯邦預算案》(Budget 2024)僅撥款 9.18 億加元。
同時,政府亦宣布取消多項計劃,包括:
-
加拿大副單位貸款計劃(Canada Secondary Suite Loan Program):原定提供最多 40,000 加元低息貸款予業主興建地庫或後巷單位,後來擬擴至 80,000 加元貸款。政府指此計劃未能直接增加供應,並與 2025 年 1 月起實施的新按揭保險規則重疊。
-
空置房屋稅 (Underused Housing Tax, UHT):2022 年推出,向非居民持有閒置住宅徵收 1% 聯邦稅。政府指此稅項對本地業主造成行政負擔,取消後將配合延長至 2027 年的外國買家禁令及地方空置稅,打擊炒賣行為。
-
加拿大綠色家居補助金(Canada Greener Homes Grant):原提供最多 5,000 加元資助予安裝節能設備的業主,現已停止接受新申請,並與其他自然資源部計劃一併終止。
儘管業界如加拿大按揭專業人員 (Mortgage Professionals Canada) 對政府持續關注房屋可負擔性表示歡迎,行政總裁 Lauren van den Berg 亦指出,業界期望政府能推進由 加拿大稅務局(Canada Revenue Agency, CRA)主導的收入驗證系統,以打擊房地產洗錢及欺詐行為。
整體而言,《2025年聯邦預算案》延續既有政策方向,透過資本重整、精簡架構及技術創新,推動房屋供應與經濟增長,為加拿大未來奠定基礎。
加拿大油砂業界對新出口管道的前景充滿樂觀,因為渥太華與亞伯達省(Alberta)即將公布一份能源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解決長期存在的能源爭議。
消息人士確認,總理Mark Carney與省長Danielle Smith的協議將於周四在卡加利(Calgary)公布。協議預料包括通往太平洋沿岸的新管道框架,以及碳捕集與封存計劃及若干聯邦能源政策的承諾。
Surge Energy行政總裁Paul Colborne表示:「這向世界表明,加拿大再次開放商機。」他形容對此消息「感到振奮」。業界認為,協議可能成為渥太華與亞省多年資源開發爭議的轉捩點。
MOU預計涵蓋聯邦的清潔電力規例及碳定價政策,而亞省的工業碳稅則維持每噸95加元。渥太華計劃在2030年前將全國碳價提升至每噸170加元。
包括Athabasca Oil行政總裁Rob Broen及前TransCanada Corp.行政總裁Hal Kvisle在內的業界人士強調,管道出口及氣候政策的確定性至關重要。Kvisle指出:「只有當管道真正落地時,才能算是勝利。」但他承認,協議顯示聯邦態度已出現重大轉變。
亞省政府目標在2035年前將石油產量倍增至每日800萬桶,需新增運輸能力。雖然Trans Mountain Corp.及Enbridge正進行擴建,Smith亦提出一條每日可輸送100萬桶的新管道至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沿岸,但遭卑詩省長David Eby反對。
儘管面臨卑詩沿岸原住民反對及商品價格壓力,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的Robert Johnston認為,協議有助提升加拿大競爭力,並開拓亞洲市場。
Carney將於卡加利商會(Calgary Chamber of Commerce)活動上闡述協議,並將其定位為推動「國家建設項目」的一部分,確保符合氣候目標並獲原住民支持。
加拿大鋼鐵及軟木木材業界將獲得新一輪聯邦支持,以應對美國加徵的高額關稅。
多位政府高層消息人士向CTV新聞(CTV News)證實,總理Mark Carney將於周三宣布保護鋼鐵業的措施。美國總統Donald Trump早前對加拿大鋼鐵徵收50%關稅,令業界承受沉重打擊。
據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率先報導,措施包括將來自未與加拿大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的鋼鐵進口比例,由50%削減至20%。此舉可為加拿大鋼鐵生產商釋放約8.54億加元的市場空間。渥太華亦將與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 CN)合作,把國內運輸成本減半,若最低運費無法適用,聯邦政府將補貼差額。另有更多財政援助預計提供予鋼鐵企業及工人。
Carney政府亦將擴大軟木木材發展計劃(Softwood Lumber Development Program)至12億加元,比原先增加5億。加拿大出口至美國的軟木木材現時面臨45%關稅,上月由35%上調。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省長David Eby在10月指出:「加拿大木材輸美的關稅比俄羅斯更高。」
加美貿易談判已停滯一個月,因Donald Trump對一則引用前總統Ronald Reagan的反關稅廣告不滿,要求暫停磋商。上周,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省長Scott Moe在華盛頓(Washington, D.C.)與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及貿易代表Jamieson Greer會面,強調需重返談判桌。
在加拿大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Carney承認於南非(South Africa)二十國集團峰會(G20 summit)後,對記者提問何時最後一次與Trump交談時回應「誰在乎?」是「錯誤的表述」。他於周二表示,這是「不當的用詞」,並強調政府致力於創造就業,指聯邦預算已規劃五年內投入1兆加元,同時推動新簽署的貿易協定。
欲由臨時居民轉為加拿大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 PR),申請人必須提前準備完整文件。2021年TR轉PR途徑在開放當日即達名額上限,未備妥關鍵文件者無法遞交。最新移民水平計劃將於2026–2027年以一次性措施協助33,000名臨時居民轉為PR,宜及早準備。
核心文件
-
語言能力證明: 提交IRCC認可測試結果(CELPIP‑General、IELTS General Training、PTE Core、TEF Canada、TCF Canada),有效期兩年。
-
警方證明: 申請人及18歲以上家庭成員,過去10年在任何國家連續居住滿六個月者均需提供;現居國家證明須在申請前六個月內簽發。
-
教育證明: 外國學歷需教育資歷認證(ECA,有效五年);加拿大學歷提交成績單。
-
旅行記錄: IMM 5562,連同旅行日誌、機票確認及護照。
-
工作記錄(Employment Records): 完整工作履歷;雇主推薦信;薪酬單;加拿大工作之T4;就業合約副本。
-
在加拿大工作證明(Proof of Current Employment in Canada): 有效工作許可證;雇主信(地點、日期、職責、薪酬/福利、工時);近期薪酬單;就業合約。
-
組織參與記錄: 終身會員、義工及捐款歷史,附推薦信/收據。
-
身份及婚姻狀況文件: 護照、出生證明、結婚/收養文件、改名證明。
-
翻譯: 非英/法文件須提供認證翻譯或宣誓譯文,並附原件/認證副本掃描。
在加拿大境內申請
-
加拿大身份證明(Proof of Status in Canada): 有效臨時身份(工作/學習/訪客)、入境戳章或電子紀錄;如到期前已申請延長,需提供「維持身份」證據。包含許可證副本、延長申請副本及IRCC收據。
家庭成員文件(Family Members’ Documents)
-
身份文件: 護照;出生證明;結婚文件;民事身分文件。
-
旅行記錄: 旅行日誌;機票確認;護照。
-
警方證明: 每位家庭成員(隨行或不隨行)年滿18歲者,按適用國家一併提交。
特殊情況
-
解釋信(LOE): 說明履歷空白、差異或缺失文件,並提供盡力證明。
-
同居伴侶證明: IMM 5409及同居證據(聯名租約、水電單、銀行帳戶、信用卡)。
-
改名證明: 如適用必須提交。
準備貼士
-
掃描與標註: 檔名清晰,格式為type_lastname_firstname_YYYY‑MM‑DD。
-
留意有效期: 語言測試<2年;ECA有效5年;警方證明時間安排正確。
-
雇主信內容: 符合IRCC要求並附佐證(薪酬單、T4/稅表)。
-
翻譯規定: 嚴格遵守IRCC;家庭成員不可擔任譯者。
-
說明困難: 文件無法取得時,以LOE附上盡力證明。
-
提交前覆核: 確保完整、正確、有效且無遺漏。
提前、周全的準備可大幅提升在緊湊申請窗口內成功遞交的機會,並降低名額上限觸頂的風險。
英國人力資源及薪酬公司Moorepay 於2025年發表《全球病假報告(Global Sick Leave Report 2025)》,比較113個國家的法定病假薪酬制度。報告指出,加拿大員工每週病假可獲強制薪酬697.12加元,折算為「國際元」後為Intl$613.94。
報告指出:「病假薪酬是社會經濟契約的重要部分,有助改善公共健康及個人福祉。」同時,完善的病假政策可減少「帶病上班」現象,避免生產力下降及健康風險增加。
報告顯示,加拿大員工平均每年因病缺勤12.5天。病假制度因省份而異,通常取決於僱主政策。
在加拿大之後,巴哈馬(Bahamas)以每週Intl$500.19排名第二,巴拿馬(Panama)以Intl$493.39排名第三。
美國(United States)則位列榜尾,沒有法定病假薪酬。不過,中型或以上企業員工可根據《家庭與醫療假期法(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享有最多12週無薪病假。美國18個州有各自病假法例,但大部分情況下病假薪酬由僱主決定。與美國相似,南韓(South Korea)及突尼西亞(Tunisia)亦無法定病假薪酬。
在全球排名中,加拿大未進入前十。卡塔爾(Qatar)以每週Intl$1,644.69居首,新加坡(Singapore)以Intl$1,557.59居次,盧森堡(Luxembourg)以Intl$1,518.76排名第三。盧森堡病假薪酬為全薪,僱主在18個月內首77天承擔費用,其後由社會保障醫療監管服務(Social Security Medical Control Service, CMSS)接管。
Moorepay解釋,數據以「國際元」計算,以反映各國生活成本差異。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定義,國際元代表一美元在美國可購買的相同商品及服務量。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canada-best-sick-leave-pay
自2018年10月娛樂用大麻合法化以來,加拿大聯邦政府及各省政府共收取逾54億加元稅收。
聯邦政府收入12億加元,各省則合共收取42億加元。其中安大略省(Ontario)以15億加元居首,亞伯達省(Alberta)以逾10億加元排名第二,儘管其人口僅為安省三分之一。
亞伯達省亦錄得最高人均稅收,每人約210加元。其次為西北地區(Northwest Territories)135.80加元、育空地區(Yukon)126.35加元、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121.55加元及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113.65加元。魁北克省(Quebec)則以55.31加元人均稅收最低。
相關數據來自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的一份答覆,應魁北克保守黨國會議員Luc Berthold要求,提供大麻稅收及防治計劃開支的詳細資料。
聯邦稅收未達原本預期。2018–19年度預算曾估計五年內可收取6.9億加元,但截至2022–23財政年度,渥太華僅收取約5.67億加元。
大麻教育及防治開支亦遠低於預算。原本估計五年內支出8,300萬加元,但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報告顯示,自合法化以來僅花費約2,160萬加元,其中逾半(1,300萬加元)集中於2018–19年度。疫情高峰的2020–21及2021–22年度,總開支不足50萬加元。其後逐年增加,至2024–25年度達230萬加元。
聯邦政府自2018年起亦向26項大麻教育及防治計劃提供約2,960萬加元資助。數據不包括曼尼托巴省(Manitoba),因該省未參與聯邦大麻稅收框架。
2025年數據僅涵蓋4月1日至8月31日。
加拿大聯邦政府宣布加快推進Alto——全國首個高鐵項目,預計最快於2029年動工,比原定時間提前四年。
此舉載於總理Mark Carney於2025年11月公布的加拿大政府(Government of Canada)財政預算案中,指出工程、監管及審批程序將加速。Alto全長約1,000公里,連接多倫多(Toronto)至魁北克市(Québec City),沿途設站包括彼得堡(Peterborough)、渥太華(Ottawa)、蒙特利爾(Montreal)、拉瓦爾(Laval)及三河市(Trois-Rivières),提供比現時VIA Rail更快捷、更頻密及更可靠的客運服務。
新成立的重大項目辦公室(Major Projects Office, MPO)將為Alto提供支持,透過簡化程序及優先處理具國家建設價值的項目。政府亦計劃修訂法例,以減少審批不確定性。預算案指出,原住民及弱勢社群正被納入諮詢,以確保能參與設計及建設。
雖然目前未有最終造價,但預計將達數百億加元,遠高於原本高頻鐵路方案估算的60至120億加元。聯邦政府已預留39億加元,用於技術設計及規劃。政府估計,Alto在建設期間可創造51,000個職位,並為GDP注入高達350億加元。
2025年2月,聯邦政府選定私營財團Cadence負責規劃、設計、建造、營運及融資。Cadence成員包括SNCF Voyageurs、SYSTRA、加拿大投資機構La Caisse、工程公司AtkinsRealis及Air Canada。政府亦成立新皇冠公司(Crown corporation)Alto,獨立於VIA Rail,以監督項目。
Alto目標時速達300公里,將把走廊旅行時間減半。列車將使用專屬軌道及架空電纜供電,不與貨運或其他VIA Rail服務共用。
根據VIA Rail2024年年報,溫莎至魁北克市走廊客量為420萬人次,仍低於疫情前2019年的480萬。VIA Rail目前營運22列最高時速200公里的Siemens Venture列車,並計劃於2026年在連接溫哥華(Vancouver)、西雅圖(Seattle)及波特蘭(Portland)的Amtrak Cascades路線投入改良版本。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alto-high-speed-rail-planning-construction-expedited
多項新法例將於2025年12月在加拿大生效,涵蓋員工權益及公共安全的重要改變。
大部分更新屬於《加拿大勞工法典》(Canada Labour Code)修訂,重點包括職場安全及員工假期安排。
危險產品法
《危險產品法》(Hazardous Products Act)及相關規例於2022年12月15日生效,並設三年過渡期至2025年12月15日。供應商及進口商必須全面遵守新規定,包括正確分類產品、提供標籤及安全數據表。此法例更新了職場危險物料資訊系統(Workplace Hazardous Materials Information System, WHMIS),確保工作場所使用的危險產品有完整健康及安全資訊。
員工假期更新
C-59號法案(Bill C-59)將於12月12日生效,為《加拿大勞工法典》(Canada Labour Code)帶來新假期安排。員工如遇死胎,可享最多八星期假期;任何懷孕損失則可享三天假期,已工作滿三個月的員工首三天可獲有薪假。
此外,員工可享最多16星期無薪假期,以處理因收養或代孕而安置子女的相關責任。修訂亦更新了喪親假,保障員工在休假後可回到原職或相同職位,並在休假期間獲知培訓機會、調整假期長度及繼續累積福利。
管制藥物及物質法(Controlled Drugs and Substances Act)
自12月19日起,加拿大將對鎮靜藥物卡立普多 (carisoprodol)實施永久管制。執法部門可阻止該藥物進口、分銷及銷售,違者將面臨刑事處罰。Carisoprodol常用作肌肉鬆弛劑,鎮靜效果類似苯二氮卓類藥物。今年初已臨時管制,以加強邊境安全並打擊非法藥物交易。
🔗 資料來源: https://dailyhive.com/canada/new-laws-in-canada-december-2025
加拿大總理Mark Carney周二承認,他在回應記者有關與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對話時,使用「誰在乎」一詞是「不當的表述」。
Carney於南非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G20 summit)後,被追問何時最後一次與特朗普交談時回應「誰在乎?」並補充:「我們有過討論,我一直很忙。他有其他事情要做,適當時我們會再接觸。」
在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面對保守黨批評後,Carney公開認錯:「這是對嚴肅議題的不當表述。真正的議題是我們在結構性改革上取得多少進展。」他同時強調,美國對大部分加拿大商品的關稅仍相對較低。
保守黨黨魁Pierre Poilievre則指責Carney未有認真面對關稅問題,並批評加拿大工人因美國加徵關稅而受苦。他在質詢時說:「工人關心,加拿大人關心,為何總理不關心?」並指Carney的外訪未帶來實質成果。
Carney反駁稱Poilievre的說法不正確,並指出加拿大已與印尼(Indonesia)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取消95%關稅。他又提到阿聯酋(United Arab Emirates)承諾向加拿大投資700億加元,外交部長Anita Anand形容這是「加拿大史上最大外資承諾」。
Carney承認美國對鋼鐵及汽車出口的關稅有所上升,但強調加拿大因《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協定》(Canada-United States-Mexico Agreement, CUSMA)的豁免條款,仍享有全球最低的關稅負擔。自然資源部長Tim Hodgson補充,政府將於本週稍後公布更多援助措施,支援受特朗普保護主義政策打擊的行業,尤其是受美國關稅及反傾銷稅影響高達40%的林木業。
Carney辦公室同時確認,他正考慮下週前往華盛頓(Washington, D.C.)出席在甘迺迪中心(Kennedy Centre)舉行的2026年世界盃抽籤儀式,加拿大、美國及墨西哥將共同主辦該屆賽事。
🔗 資料來源: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carney-mistake-who-cares-9.6992050


